本網訊 “習慣性違章一直是安全生產的重大隱患之一。據安全事故資料統計,七到八成的人為誤操作事故與習慣性違章有直接聯系,而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的事故中,九成以上的事故是由習慣性違章引起的。現在,現場搶修‘掌上系統’能實時監控現場安全情況,大家也自覺了。”凱里天柱供電局生產副局長肖建華介紹道。
搶修系統
這是天柱供供電局為進一步加強配網搶修現場作業安全管理,有效防范電力安全事故(事件)發生。經過近8個月的研究發明,一套操作簡單、方便、快捷的“掌上”糾章系統逐步運用在各配網搶修現場,且效果較為明顯,真正實現了搶修現場作業規范化、流程化、表單化,減輕了生產一線人員的工作負擔。
違章頻發,動起了“腦筋”
據數據統計,2013年1到9月份,天柱供電局安全監察部對鳳城供電所進行了開展了安全現場違章糾察,共檢查13次,其中查處違章2起。
針對糾察這一數據,記者向該局安監部門進行了解,安全員黃園權說:“通過糾察,還是可以看出,我們供電所在搶修時,安全意識不強,違章率還是較高。”
如何加強安全風險管理,減少配網搶修現場作業安全監察人員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實現時時監控,降低違章率一直是天柱供電局相關部門思考的問題。
2013年,該局生產、安監、調度、鳳城供電所等部門在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上動起了“腦筋”。通過對供電所搶修現場作業進行多次調研和檢查,聯合決定對配網《搶修現場作業安全監控系統》進行研究,建立一個操作簡單、方便、快捷的系統平臺成了大家主攻方向。通過利用手機和電腦之間網絡無線傳輸實現遠程視頻、圖片時時監控,使安全風險管理工作常態化和網絡化。
搶修中進行拍照上傳
2013年10月,天柱供電局全面完成了“掌上”系統各項功能的研發及測試,解決了一線人員安全生產意識不強,缺乏最基本的安全風險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有章不循、有令不止,習慣性違章的行為;解決了配網現場規章制度執行不到位,現場管控措施未能真正落地,導致管理和實際嚴重脫節;解決了搶修人員在作業現場對相關表單的使用效果較差,敷衍了事、事后填補等行為;解決管理體制上安監、生產、調度、各供電所等生產信息資源不能共享,制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上的問題。
談到這個系統,鳳城供電所搶修班班長楊槐深有體會:“唉,以前我們的安全意識不夠強,兄弟們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有時候不戴安全帽就直接上了電桿,兩次被安監部門抓了個正著,這個系統對咱們兄弟的生命起到了監督作用,很好!”
據了解,通過這個系統的運行和實施至今,天柱供電局安監部對鳳城供電所進行現場糾察,共檢查8次,查處違章0起,違章率明顯下降。
“掌上”監控探頭到處轉
2014年3月27日上午8點剛過,“‘叮叮叮……’被稱為‘神器’的手機響了,準備開工啰。”鳳城供電所搶修班班長楊槐喊道:“喂,這里是天柱供電局搶修班,請問有什么問題?”回道。“我這里是社學修車場,停電了,好多車子等著維修。”
收到任務后,楊槐迅速拿起“掌上”的手機登陸《搶修作業安全監控系統》,這時我們發現系統報過來一條搶修任務。接受任務后,楊槐對故障進行了預判,通過手機上的系統,領取了需要的工器具,并召集班員出發了。10分鐘后,大伙趕到了事故現場,現場電表燒壞了,估計是負荷太重了,搶修員陳通良做好安全措施后開始投入到維修工作中。負責現場監護的楊槐班長拿出“神器” “啪啪啪”拍了幾張照片,通過搶修系統立即就上傳到了監控中心。隨后拿起“掌上神器”在搶修現場進行了轉過去,轉過來的,一會兒拍照、一會兒刀錄像,并把這些數據逐一上傳到了搶修系統中。
“這個‘神器’就像一個隱形監控系統,改變了大家好多壞毛病,以前習慣性的違章行為現在都被監控了,必須改,這也是對我們的生命負責任嘛!”楊槐跟向記者介紹起了這個“掌上神器”。
這個系統能將搶修作業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真實實現閉環管理,從接到搶修任務、現場勘查情況、危險點分析和風險控制、調度許可、現場安全措施執行、搶修施工到工作結束全過程實時監控。
“我們搶修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嘛,現在都是移動的時代了,管理也要科技化。”楊槐說。
信息資源的電子檔案室
“有了這個系統就不怕資料會弄丟了,而且工作的全過程記錄詳實,一目了然,就像電子檔案室。”楊槐介紹了這一情況,平時搶修之所以如此的亂中有序,全靠“閑暇”時的準備充分。在工作之余,楊槐都會登陸系統,翻看以往的故障搶修記錄,然后根據歷史記錄建立自己的事故曲線分析圖。
根據系統的記錄來建立自己故障動態分析圖,結合搶修系統拍攝的照片,在每周班組會上讓搶修員門對事故頻發的線路、變壓器等進行分析、消缺。與此同時,生產維護部門、安監、生產管理部門的也能實現生產信息資源共享,為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搭建了一個實時、可控、高效的管理平臺。
凱里供電局科技創新小組相關專家表示:“這個系統的成功運行,為基層生產班組、管理部門提供了一套便捷、高效的搶修現場作業糾察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廣大員工的意識,也降低了事故違章率,建議不斷完善功能,并積極推廣應用。
據了解,《搶修作業安全監控系統》是天柱供電局QC小組僅耗時8個月耗資8萬元自主研發的科技成果,在2013年凱里電網QC成果評比中榮獲一等獎。(陳舉 郭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