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美國總統的第二個四年任期常被視為是決定其政治遺產的關鍵,奧巴馬的第二個任期剩下兩年半,他能否完美收官,名留青史,面對著嚴峻的考驗。奧巴馬目前正積極為其外交政策重新定位,尋求更好的發揮。
奧巴馬日前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發表重要的外交政策演講,一是為其備受抨擊的“柔弱外交”政策辯護;二是描繪美國繼續“領導世界”的角色。然而,演講卻普遍受到報章評論員的批評,例如《紐約時報》的評語是:“演講雷聲大,雨點小,幾乎毫無新意可言,缺乏戰略概括性,很難消除批評者的聲音。”
奧巴馬在剩余的第二個任期內,須面對的外交問題棘手復雜,雖然奧巴馬已列出了一套包括軍事施壓以及外交結盟與制裁的應對戰略,但其團隊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改變外界對奧巴馬政府在國際上逐漸流失影響力的看法,還是個未知數。
曾在共和與民主兩黨政府內擔任中東問題顧問的米勒指出:“奧巴馬是個抗拒風險的總統,不太可能會采取大膽的動作,而且他面對的一系列問題不是美國式的快而易手法可以解決的。”
首要問題是烏克蘭危機,奧巴馬與其他西方領袖無法阻擋克里米亞入俄,這對在第一個任期內與俄羅斯修復關系而被視為一大成就的奧巴馬而言,等于挨了一記悶棍。
在敘利亞問題上,奧巴馬被指未適時制止敘內戰進一步惡化,是一位“被動的世界領袖”。奧巴馬曾給敘利亞畫了一道“紅線”,若使用化學武器,就可能觸發軍事干預。去年敘政府軍被證實對反對派動用化武,可是美國卻沒兌現動武威脅,令外界不禁質疑奧巴馬在國際危機中訴諸武力的決心。
奧巴馬在西點軍校的演講中宣布,會為敘利亞叛軍提供更多軍事援助,但表明美國的參與將是有限的。
此外,奧巴馬在西點軍校演講中重申美國要加強與亞洲的聯系,但進度緩慢,以致其部分盟友開始懷疑美國是否真如其所言,要把重心轉向亞洲。
最近有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的美國人不認同奧巴馬的外交政策。接下來為了爭取在國際舞臺上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奧巴馬或許會再度嘗試充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和事佬或是對古巴主動示好。
不過,奧巴馬能謀求突破點的期限可能很短,因為美國今年11月舉行國會中期選舉,如果已控制眾議院的共和黨重掌參議院,屆時白宮無論想推行任何政策,共和黨勢必強勢阻撓,而外國領導人看到奧巴馬政府淪為“跛腳鴨”,未必會如以往般采取配合的態度,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將因此受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