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刊登于當地多家主流媒體的署名文章中,習近平將21日至22日對蒙古國的訪問形容為“走親戚”。
西方媒體則從烏蘭巴托對“鄰居串門”的重視中,讀出經歷與西方投資者多年摩擦后,蒙古國“重心轉回中俄”的急迫。中蒙昨日宣布簽署過境運輸協議,意味著蒙古國富有的資源將更便利地穿越中國國境,從中方港口銷往別國。
外界認為此舉將極大促進中蒙互聯互通,有利于蒙古國扭轉近期經濟增長放緩的頹勢,實現經濟復活。盡管一些西方媒體上有人略帶酸澀地提醒稱,仰仗中俄會讓蒙古國“押上未來”,但不少烏蘭巴托人還是將21日的小雨視做吉兆,并期待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1年的這次訪問為草原之國帶來好運。
【環球時報赴蒙古國特派記者 孫廣勇 環球時報駐蒙、俄、日、韓記者 楊濤 柳直 孫秀萍 王剛 環球時報記者 劉洋 劉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