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鎮遠《報京三月三》名列其中。
據介紹,這是繼《賽龍舟》之后,鎮遠縣的第二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由此,鎮遠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增加至2項。
報京侗族“三月三”是鎮遠縣獨有的傳統節日,又名“播種節”,俗稱“討蔥蒜”。傳說該節日起源于古代的耕種。侗家是以桐子樹開花為播種時節,但有一年桐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致當年饑荒。于是,寨老決定不再以桐子開花為播種的日子,而是以每年三月三為播種的日子。另有一傳說是一對侗族男女為爭取自由婚姻,遭到寨老懲治,這對情人悲憤至極,投入深潭殉情。為紀念這對情人,報京侗族未婚后生在“三月三”期間都要到洗蔥塘邊向心愛的情妹討笆簍、討蔥,互相定情,共表傾心,而“三月三”也由此被人們稱為報京侗族的“討蔥蒜”。
此外,在此次公布的國家級非遺名單中,全國共有298項,其中,貴州省有15項,黔東南州4項,即《侗族服飾》、《報京三月三》、《苗族鼓藏節》、《規約習俗(侗族款約)》。(張寧 徐世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