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隨著一聲笛鳴傳來,一輛滿載著鄉親致富希望的三輪車駛進了丙妹鎮丙二村莊中,原來年關將至,丙妹鎮黨委、政府怎么都忘不了這兒的老百姓,為他們帶來了脫貧致富的“金鑰匙”——鴨仔苗。
1月19日晌午,車還沒停穩當,受此次扶貧的鄉親們就歡呼著簇擁了上來,歡快的笑臉掩蓋不了他們渴望激動的心情。鼓足干勁、顧不上休息片刻,丙妹鎮扶貧辦工作人員及農業服務中心干部在黨委書記梁國本的帶領下,趕緊奮力將一筐筐金黃的小鴨仔卸下,為接下來舉行一場盛大的財政扶貧鴨苗項目發放儀式作準備,有了這些鴨苗,丙二村的鄉親們奔小康的日子是越來越近了,歡騰古樸的村莊中飄滿了富裕的味道。
“99、100··……”鎮黨委書記為對象戶細心的清點著鴨苗,一只只活蹦亂跳的小鴨苗裝進了村民自家的竹籠中,勤勞手巧的侗家姑娘,在黨的扶貧政策的指引下,正編制著希望和幸福交織的夢,這夢即將實現。不一會,鴨苗就裝滿了村民吳美芝等人的鴨籠,正如一個個金元寶,落在了鄉親的腰包,不一會就鼓起來了。“挑起來,走咯!”甫珍月吆喝著,滿臉的快樂如洪水泛濫。
據丙妹鎮扶貧工作人員介紹,丙妹二村具有得天獨厚的水養殖環境,村后來自深山天然礦物質流動水是養殖水禽類的“天然聚寶盆”,其吃活魚蝦自然餌料的優勢可比市場上普通飼料鴨體格更健壯,肉質更細嫩鮮美,營養價值更豐富,是“老鴨湯”等名貴菜系的經典上等食材。此次財政扶貧項目共發放鴨苗3100只,受益農戶9戶,按照市場70元每只計算,可達產值21.7萬元啊,掀起了一場從水塘到餐桌一體化飲食新高潮,為生態鴨源源不斷銷往從江各大市場,打通丙二水禽養殖致富“快車道”提供了便捷!!(何輝宇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