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30日,湖北省宜昌市點軍街辦“曉岸”志愿服務隊,為從江縣加勉鄉寨坪民族小學的236名學生,申請到了上海交通大學的“村小藥箱”,藥箱內備有小學生日常需要的數十種藥品,讓這些偏遠山區的孩子不再為平時擦碰受傷、小感冒缺醫少藥發愁。
“很多孩子意外受傷、或者感冒發燒,村里的衛生室卻沒有足夠的藥品,有時候還經常不開放。”馬曉岸說,在從江支教調研的時候,他已經發現這個問題。
今年暑假,他帶著15名同學,在貴州省從江縣加么小學開展支教活動時,一個孩子在踢足球時摔倒導致膝蓋流血不止,村衛生室沒有開門,學校當時也沒有相關藥物,孩子也不懂得治療,加上學校距離鄉衛生院較遠,孩子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只是跑到河里用水把鮮血洗凈,隨便用紙巾貼上了。當時正在上課的他聽到孩子的哭聲,心急如焚,把自己準備的云南白藥給孩子抹上后,才止住了流血。
加么小學原校長、加勉鄉政府工作人員梁紅旭說,“這樣的情況確實不少,正是因為馬曉岸團隊當時為我工作的小學申請過小藥箱為孩子們解決了很多問題,所以這次我把寨坪民族小學的情況介紹給了他,希望他能為學校爭取到該項目,幫助更多的山區孩子。”于是,能為山區小學的孩子們準備一些常用藥品成了馬曉岸心底的一個愿望。
今年8月,馬曉岸支教結束,返回單位后,他就迅速和上海交大“小藥箱”項目部取得聯系,為貧困地區小學申請到免費贈送小藥箱。
馬曉岸介紹,上海交通大學后期還將安排專業醫療人員赴上述學校,對師生用藥進行培訓指導,并定期免費更換和補充“村小藥箱”中的藥物。
據了解,本次成功申請小藥箱,已經是“曉岸”志愿服務隊為從江山區小學捐贈的第5個小藥箱,該項目長期落地從江,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解決了受傷生病得不到及時救治的大問題。(潘明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