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筆者從2月11日下午閉幕的政協第十三屆黃平縣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獲悉,2014年,政協黃平縣常委會在著眼全面深化改革和深入推進依法治縣過程中,積極做好各界別政協委員的提案辦理工作,全年共收到提案142件,經審查立案137件,提案辦復率達100%。
在過去的一年里,政協黃平縣委員會的委員們緊扣全縣經濟發展主題,使一批集中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建設、城鎮化建設和非公經濟發展、旅游文化產業、農業產業、做好民族文化和民族技藝保護傳承與打造等涉及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方面的問題,提出了大量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2014年,政協黃平縣委員會在收到的142件提案中,共有委員提案122件。涉及工商聯、人民團體、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和界別提案15件;涉及經濟建設方面47件,占34.31%;社會建設方面45件,占32. 85%;生態文明建設方面20件,占14. 59%;文化建設方面16件,占11. 68%;政治建設方面9件,占6. 57%。其中所提問題已落實到位和部分落實的56件,占立案總數的40. 87%;目前尚未落實但已作出計劃安排的44件,占立案總數的32. 12%;因政策、條件所限暫時難以解決,已做解釋說明的37件,占立案總數的27%。如雷燈委員提出《提升谷隴工業園區環路等級,助推黃平工業經濟強勁騰飛》的提案,于2014年8月下旬開標,目前建設項目正在不斷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修通了原苗隴鄉政府至火車站村全長5. 75公里的公路。針對黃平縣機關事業單位在職干部職工因公積金比例偏低的問題,中共無黨派委員提出《提高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的建議》,縣委、縣政府刻度重視,在財力極度困難的情況下,確定從2015年1月起,全縣干部職工住房公積金由原來執行應繳基數7%的比例提高到應繳基數12%,進一步提高了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農林科技界通過提出《關于及時對新縣城新建道路、橋梁命名的建議》后,縣委和縣政府多次召開有關部門負責人、黃平文化賢達、名人志士會議,協商論證并提出修改意見,通過新聞媒體、張榜公示并征求廣大市民意見后,目前已開始啟用黃平縣城新增街道路、橋梁、公共場所名稱。
從黃平縣2014年各界別委員撰寫的提案上,內容比往年更加豐富,涵蓋面廣,針對性強,集中反映了各族各界群眾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愿望,在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廖尚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