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5年,黃平縣從建制度、定規劃、強意識入手,抓服務、強力度、促發展,科技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建制度,擴大服務覆蓋面。2015年以來,黃平縣不斷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先后派遣科技特派員5批次10人,覆蓋農業、林業、社會發展等領域,創辦企業和經濟實體3個。加大科技和知識產權業務培訓,開展科技培訓5期次,惠及科技人員和創業群眾600余人次,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全縣人才總量達2371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576人,企業管理人才2791人。
定規劃,強項目申報力度。該縣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協助企業開展專利申報、保護、應用和維權,積極制定知識產權發展規劃,全年全縣共申請專利100余件。同時,著力推進項目申報力度,目前共申報國家級和省級各類項目26項,立項資金達1300余萬元。其中7家企業入選2015年全省科技型企業梯隊,共獲補助資金110萬元。新備案認定省級科技型企業18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創新型領軍企業的培育進一步加快。
強意識,促科技創新發展。該縣通過開展科技活動周、舉辦全縣第二屆中小學生模型大賽·科技成果展示等活動為契機,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同時,積極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充分利用鄉鎮趕集日,聯系農業、林業、安監、扶貧等單位深入一線開展政策咨詢、提供行業技術服務等活動,營造科技創新濃厚氛圍,不斷提升群眾科技創新意識。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加快,早亮公司的火炬計劃、苗嶺食用菌公司的農業攻關項目等項目已獲得產品生產許可證,有力推動了全縣科技創新發展,綜合科技進步指數由10.2上升到18.12,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穩步上升達30.29%。(孫興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