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加快推進黃平縣2015-2019年扶貧攻堅計劃,合理有效配置該縣各部門項目資金資源,充分發揮各部門項目和資金的整體合力、聚合效應和使用效益。黃平縣以貧困鄉鎮和貧困村為平臺,構建社會大扶貧格局,實施三加三整。通過科學合理整合各部門各渠道資金,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方式,著力提高扶貧開發成效,加快全縣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步伐,為與全國、全省同步小康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加快農村產業化發展
重點支持實施“211工程”項目,重點支持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設,重點發展稻田養魚、中藥材、藍莓、蔬菜、生態畜牧業等特色優勢產業。通過產業發展,促進貧困群眾增收,提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能力。
二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以“六個小康建設”任務為載體,完善路、水、房、電、訊、寨等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加快小康建設步伐。
三是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
科學編制村鎮規劃,加快貧困鄉鎮和貧困村的學校、衛生室、文化室等建設,推動貧困鄉鎮和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推進小康建設。
四是項目整合
充分發揮該縣水務、農業、扶貧、發改、交通、國土、教育、衛計等部門管理的農村人畜安全飲水、鄉村道路、農田水利、特色產業、農業產業化、土地整治、教育衛生等方面的項目資金優勢,將整合項目資金投入到當年有減貧摘帽任務的貧困鄉鎮和貧困村,切實改變貧困鄉鎮和貧困村產業發展滯后、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現狀。
五是計劃整合
每年10月-12月底,該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將次年全縣扶貧開發目標任務發給各部門,由部門提出次年項目整合計劃(初稿),經該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審核確定次年各有關部門項目整合計劃。各部門把項目整合計劃作為部門年度中心工作,編入年度部門項目實施計劃。
六是規劃整合
以“十三五”扶貧專項規劃為中心,制定農業、水務、交通、教育、衛計等部門綜合性規劃,在時間和空間上統籌安排項目建設,系統集成建設內容,集中財力辦事,以求得投資效益最大化。(任國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