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迎接高鐵新時代的到來,凱里經濟開發區打造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園中園互動發展,努力實現園區轉型發展、跨越發展。
順應大數據時代,誕生電子信息產業園。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普及,社會信息化、企業信息化日趨成熟,社會化網絡逐漸興起,信息通信技術迎來新一輪重大突破,產業發展模式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下,誰跟上形勢、率先發展,誰就贏得主動權。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凱里經濟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園應運而生。該園區規劃占地面積350公頃,預計總投資100億元。按照物聯網研發孵化園、大數據產業園、物聯網推廣應用園、物聯網器件制造園(集成電路產業園)、服務配套區“四園一區”規劃建設。目前已有16家企業入駐,同時園區中的數據中心、中科漢天下、中昊電子等企業更是順應大數據時代和物聯網時代的產物。
抓住大健康產業,發展民族醫藥產業園。2013年6月凱里經濟開發區率先啟動了民族醫藥科技產業園建設。貴州省提出大力發展新醫藥大健康產業后,將凱里經濟開發區醫藥產業園納入全省新醫藥戰略發展規劃,園區民族醫藥產業發展步入正軌,并快速發展。該園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使園區年產值達150億元以上,創稅15億元以上,提供1.2萬個就業崗位,帶動黔東南州50萬畝以上中藥材種植,真正達到實現將民族資源優勢轉化成為經濟優勢的目的。目前,該園已引進苗之靈、苗仁堂、銀菲生物科技、惠生源藥業、新峰藥業、苗珍堂生物科技、東南藥業、飛云嶺藥業、貴州紫日科技等醫藥類企業入駐。
彌補工業短板,壯大新材料裝備制造產業園。在黔東南州提出的“工業強州”戰略中,凱里經濟開發區充分發揮園區火車頭及排頭兵作用,率先發展,以產業園區為載體,將裝備制造業作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大力發展,抓住國家支持貴州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的機遇,重點引進培育汽車及零部件、能礦產業裝備和工程機械、精密數控裝備、新型電子元器件等產業,培育發展農業機械裝備,壯大裝備制造產業園,形成布局集中、潛力巨大、特色鮮明、具有影響和輻射帶動作用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彌補黔東南州工業短板,增強園區經濟發展實力。該園計劃通過3—5年努力,力爭實現年產值300億元以上,創造稅收30億元以上,新增就業人員13000人以上,培育年產值或銷售額超億元企業5戶以上,新增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和著名商標3個以上。目前,該園已入駐西蒙斯電梯、貴龍客車、黃帝車輛尾氣凈化器等11戶企業。
產城景融合,打造下司古鎮,帶動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利用下司古鎮打造后帶來的市場機遇,激發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微型企業園的市場活力,并帶動整個文化創意園和微型企業園的快速成長,實現與黔東南州“旅游活州”戰略有效“鏈接”。并依托大學城、科技城、人才城,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為技術向產品轉換奠定人才支撐。同時利用滬混高鐵商貿物流圈,加速人流物流聚集,形成企業、人才、產品、銷售、旅游各要素無縫對接,集聚發展,提升園區城市品味。目前,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已入駐苗妹銀飾、浙江特色工藝品、鑫田民族刺繡、東方刺繡、仰啊歐民族服飾刺繡工藝品等5家企業,民族文化旅游工藝品創意產業園的建設將有助于民族服飾、民族刺繡、手工銀飾、特色工藝品的生產制造及對外宣傳。(石炳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