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筆者從黎平縣相關部門獲悉,該縣今年繼續集中力量辦好民生實事,以做好十件民生實事為抓手,統籌推進民生事業發展。
實施通村水泥路600公里,建農村公路招呼站162個;改造農村危房12000戶,建保障性安居工程1195套(棚戶區300戶),生態移民523套;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20處,解決6.79萬人農村安全飲水,實施防洪堤8處,完成鄉鎮供水工程3個,完成16處小農水建設;建110kV以上變電站5個,實施城鄉電網改造升級,新建改造10kV及以下線路300公里和配變200臺;建移動4G基站40個,聯通村村通基站200余個,電信基站50個,新增及改造升級3G/LTE基站265個,新增31個行政村通電信寬帶;建村郵站3個,郵政便民金融服務網點6個,自動存取款一體機4臺,農村現金流通綜合服務平臺網點50個;新改建中心幼兒園5所,村級幼兒園6所,鄉村學校教學樓9棟、學生宿舍樓10棟;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8%以上,政策范圍內住院費報銷比例在75%以上,重大疾病報銷80%,開工建二個縣醫院綜合樓、住院樓和3鄉鎮公共衛生樓,改擴建35個村衛生室;建老年人服務、未成年人保護、殘疾人托養中心3個、鄉鎮敬老院3個、幸福院10個;建四大市場,“減貧摘帽”3個鄉鎮5萬人,實施鄉級農體工程4個,村級農體工程40個,啟動18個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建設。(姚進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