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4月20日是農歷的三月二日,這一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谷雨。在每一年的這一天,全國最大的侗寨——肇興都要舉辦傳統的民俗活動,慶祝“谷雨節”。
谷雨節在侗語中叫“漸茍嫩墮拉”,意為“吃烏米、播稻種”,是對農作時令的提示和黃牛耕田勞作的尊重以及對愛情的獨特表達,是侗族群眾在千百年的生息繁衍中對傳統農耕文化與婚戀習俗的寓意體現,流傳于黎平肇興、龍額、地坪等南侗地區。谷雨這天,肇興家家戶戶都要做烏米飯,烏米飯是用野生的烏樹葉敲打捶爛,將過濾出來的汁液浸泡糯米后,再用木桶蒸制而成,做好的烏米飯味道香甜而獨特。
按照當地傳統習俗,谷雨這天,肇興侗寨將上演的節目有演唱侗族大歌、吃烏米飯、丟卣卣、打花臉等活動,整個肇興侗寨成了“狂歡夜”,變成了“花臉”的海洋,每年的活動都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前來參加,相信今年肇興景區80余家民居客棧,72家餐館,定會爆滿。
據了解,這里的“谷雨”活動是對農耕文化與婚戀習俗的雙重寓意表達,據《黎平府志》記載,這個傳統習俗源于明朝萬歷年間,已經延續近500多年。谷雨節這天晚上,肇興侗寨已訂婚的男方家,會擔很多烏米飯到送到女方家作為訂親禮物,女方家會將送給所有親友,以示該女即將出嫁。而曾經與該女行歌坐月的青年男子也會趕往女孩家門前,將盛飯用的竹簍扔到女孩家里,等女孩裝滿烏米飯后,再低著頭進里面去取,以此表達對女孩即將成婚后的依戀與祝福。
肇興系黎平侗鄉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有著完整的侗族古建筑群、獨特的侗族文化、優秀的侗族建筑藝術和保存完好的原生態民俗民風。1993年被命名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2001年肇興侗寨鼓樓群被列入世界基尼斯之最;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2007年初被中國《時尚旅游》雜志社及美國《國家地理旅行者》編輯團隊列為2007年全球最具誘惑力的33個旅游目的地之一;2007年6月11日被國家建設部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8年被推薦為“奧運旅游全球推介魅力目的地”,。
2014年,肇興侗文化旅游景區評為國家4A級景區,榮獲“2014年中國最具價值文化旅游目的地景區” 和全省“十佳特色旅游城鎮景區”稱號,其接待能力達到1800人規模,肇興景區全年接待人數近100萬人次,門票收入480萬元,旅游綜合收入8.8億元,旅游經營收入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主要來源,占當地農民人均收入的40%。2014年12月26日,貴廣高鐵建成通車,給黎平旅游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黃金機遇,據統計,貴廣高鐵開通首月,黎平肇興景區接待游客2982人,其中持高鐵票游客占27.8%。(姚進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