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詹老奶佳所腌魚侗年節引轟動
本網訊 隆冬時節,寒風陣陣,卻阻擋不了數千名省內外游客前往黎平縣中潮鎮佳所侗寨品嘗佳肴腌魚的腳步。在距離佳所侗寨兩公里的公路上,自駕車排成了長龍。
“快點來掃二維碼,進門領紅包吃腌魚糯米飯!”掃碼關注微信公號領紅包!這是黎平侗年節當天佳所村詹寨16號楊氏詹老奶“楊家年(侗年)暨楊氏詹老奶開業儀式”其中的一個環節。
筆者看到,這種全新的營銷模式引起了游客的好奇,眾人紛紛舉起手機掃碼關注,進入楊氏詹老奶腌魚基地院子品腌魚、吃糯米飯、打粑粑吃油茶、聽大歌搶紅包。不僅如此,楊氏詹老奶盛大的開業場面引起了前來佳所做客的朋友們的主動拍照分享。
先嘗后買:詹老奶腌魚受捧
節日佳所,高朋滿座。五里開外,腌魚飄香。來自海內外的游客,來到佳所侗寨的品嘗特色食品腌魚、腌肉、酸菜、燒魚、牛癟、油茶、白蘸肉、侗果等。腌魚是招待遠方的客人必不可少的侗寨美食,滿桌的美味佳肴、米酒和糯米,令游客陶醉不已。從上海來的一名姓朱的游客品嘗了佳所詹老奶的腌魚后,有感而發,賦詩一首: “腌魚香,佳所腌魚甲侗鄉,色香味美難尋找,宴客盤中滋味長。腌魚香,腌魚伴酒最醇香,食后誰不說味美,侗家祖傳存秘方。”
好客的侗家人在敬酒
現代人在吃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那是應有盡有,或許有的人甚至出現了膩食的癥狀。如果去品嘗一下佳所腌魚,必是一道開胃的美食。其總經理詹家廣介紹,原計劃有20桌客人,結果中午暴增為35桌,晚上21桌!很多跟院子主人不認識的游客都紛紛掃碼進來搶紅包吃腌魚。更有慕楊氏詹老奶大名而來的眾多粉絲。
“可以說,這是佳所村的第一次,第一次掃二維碼進門可領紅包、提供免費WiFi,第一次在現場線下紅包和微信紅包同時發;估計也是全縣第一次有農戶單獨請侗族大歌隊到家表演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以互聯網思維來策劃的,即用戶至上和用戶體驗及主動分享。”創始人詹家雨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在過侗年的當天順帶開業,是為了“將線下體驗試吃的客人引流到線上,今天很多朋友是通過微信圈過來做客的”。按她的說法,楊氏詹老奶做的是020模式(線上供貸,線下生產(存貸),線上線下互動。
筆者了解到,目前楊氏詹老奶在線上主要有微信和淘寶兩個銷售渠道,已經發展50多個線上經銷商做分銷,還在全州的微幫滾動宣傳;地面已在黎平從江榕江的高級酒店、土特產鋪貨,黎平車站、機場戶外廣告出街。“我們的打算是過年之前布局完黔東南州16個縣的地面渠道。明年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做線下主題分享活動,進高級飯店,五星酒店。地面和電商齊頭并進。”詹家雨滿懷信心地向記者說。
賞鼓樓、聽大歌、吃腌魚將成為醉侗鄉的必須三部曲
雖然楊氏詹老奶的營銷模式在一線城市已經普遍,但在黔東南,尤其在黎平縣,是走在前列的。記者跟蹤采訪知道,楊氏詹老奶腌魚短時間內通過網絡賣掉一萬斤,明年保守估計產量6萬斤。
該品牌剛面世一個多月的時候就已經名聲大噪,經過12月13日至15日(侗年節)的開業,更加爆紅。省內外朋友打電話來感嘆:楊氏詹老奶的做法太強悍了,雖然是在農村,但光看開業那氣勢磅礴的陣仗就感受得到其野心勃勃。
當天的揭牌儀式,不僅黎平縣四大班子都有領導到場,分管電商的縣委常委、縣政府譚俊端副縣長、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通輝還親自參加揭牌并發表講話,認可和鼓勵楊氏詹老奶020模式帶動產業發展的積極意義。
黎平縣領導譚俊端副縣長(左一)、縣政法委書記楊通輝與電商創業者詹家雨(右二)詹家廣合影
禾花魚為黎平侗寨特有,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這里山清水秀,天氣涼爽,稻田病害較少,很少施用農藥和化肥,禾花魚得以生存發展。以前佳所侗寨交通不便,腌魚就成為侗寨待客的佳肴。“一家煎腌魚,香氣飄滿寨。”人們格外偏愛,家家腌制,人人愛吃。腌制腌魚,一般是二至三個月,即可食用。今年5月央視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節目組到佳所侗寨挖掘侗家美食,拍攝侗家腌魚和酸肉的制作技藝,并于6月播出,使外界對侗族腌魚更加深了印象。經過村里的詹家雨、詹家廣、張家敞等五位大學畢業生的在村里組織生產和包裝打造,使得佳所侗家腌魚走出深閨,受到世人的親睞。“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是詹家雨的原則,尤其是消費品品牌,不高調不張揚,如果還像過去的傳統的做法,是很難走出去的。腌魚電商銷售經理張家敞說:“我們認為腌魚和鼓樓大歌的地位是一樣,他們三個作為侗族美食、建筑和音樂的代表作,腌魚需要在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上‘超英趕美’,大家可以期待我們接下來的做法,賞鼓樓、聽大歌、吃腌魚將成為醉侗鄉的必須三部曲”。
據悉,今年楊氏詹老奶的主要任務就是打磨產品、塑造品牌、豐滿團隊、探索模式。侗年三天就有不少農特產品同行是專程前來交流學習的。(陸書明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