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筆者在黔東經濟開發區先后實地走訪了黔東火電廠、黔東鐵合金冶煉有限公司等企業,欣喜地看到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的繁忙景象。
大年初一,五里牌街上三五行人,冷冷清清,筆者走進黔東火電廠內卻呈現一片繁忙熱鬧景象。“今年是我到火電廠過的第二個新年,火電廠每年都會為我們干部職工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和文藝節目,感覺在這過年比老家更熱鬧有趣”。黔東火電廠員工小吳說。因春節期間用電量變化較大,需要密切關注電力負荷的變化情況,以便隨時進行調整,廠內兩百五十多名干部職工放棄休息,堅守崗位,為節日生產、生活提供用電保障。
來到黔東鐵合金冶煉有限公司,據劉石山總經理介紹,公司僅去年公司完成產值1.85億元,在年前就接到多數訂單,產品供不應求,生產十分繁忙,力爭實現產值增半,達到2.5億元。為滿足市場需求,大年初一,公司就開始上班。黔東鐵合金冶煉有限公司是我區最早復工的企業之一,生產車間機器歡暢,200多人各司其責、精神飽滿、一片繁忙。
筆者來到貴梅冶金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同樣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因生產工作量大、訂單業務忙,全體員工正月初六就正式上班了,工人們都加班加點抓緊生產。公司生產廠長劉江華介紹,我們在設備上,年前就進行了維修,開工之后我們的設備就能夠完全正常投入生產,目前,我們正在進行滿負荷地生產,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好基礎。
筆者從黔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了解到,青酒集團、黔東鐵合金、貴梅冶金爐料、金周水電、鋪田水電等重點企業紛紛于大年初六前復工復產;云盛礦業、金華公司、聲揚電子等企業正在積極檢修設備,預計正月初十就能全面投入生產。開發區管委會深化服務意識,春節前采取有力舉措,積極協助企業復工復產,強化企業生產運行調度和生產要素保障,搶抓時機,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總量,確保一季度工業經濟實現“開門紅”。
目前,開發區共入駐各類企業180戶,其中“百千萬”工程培育企業99戶,生產型企業61戶,貿易流通企業20戶,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達45戶,擁有黔東電力有限公司、貴州青酒集團、貴州東立水泥有限公司、潤達鐵合金公司等多家規模工業企業,形成了白酒、冶金、電力、建材四大支柱產業。
節前復工復產摸底細到家。節前,許多企業會停產對生產設備進行維修保養,黔東經濟開發區工委、管委領導高度重視,專題進行研究,并組織人員多次深入企業走訪,對轄區內停產、半停產且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建立復工復產工作臺賬,加強溝通,指導幫助企業制定復工復產計劃,為節后全力以赴趕生產、搶市場、增投入開好頭、起好步。
返鄉成功人士集中招商得力。為落實黔東高新創業園標準廠房100%的入駐,年前,開發區及早研究部署返鄉成功人士座談等招商相關工作,密切聯系鎮遠在外創業的廣大返鄉成功人士,介紹黔東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情況和區位優勢,特別是未來長遠規劃。通過各方的人脈,牽線搭橋,招商引資,積極為家鄉辦實事做好事,為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貢獻力量。截止目前,黔東高新創業園標準廠房8戶企業已簽訂入駐合同、6戶企業已擬定合同待簽、8戶在談。
人才招聘開展及時跟進。為確保開發區企業用工不空缺,緊緊圍繞黔東高新創業園、川黔工業港標準廠房,滿足開發區企業用工需求,促進各類群體實現就業再就業,開發區工管委領導高度重視,將此項工作進行早安排早部署。一是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招聘前期相關準備工作。二是加強領導,明確分工。成立人才招聘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開展企業摸底調查,登記企業用工需求,人才招聘信息報道等;三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通過散發宣傳資料、掛橫幅、LED顯示屏滾動企業信息、設立招聘展臺為群眾介紹各企業情況等舉措,積極營造人才招聘會氛圍。招聘會將于3月初舉行,招聘會的舉辦將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搭建一個良好的雙向選擇平臺,既滿足了企業用工需求,也為解決返鄉農民工、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及時的幫助。
節后復工復產服務保障到位。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節后復工復產工作,并向企業下發通知,要求認真做好節后復產各項工作,做到責任有目標、人員有分工、工作有步驟、整改有要求、責任有追究。按照制定的“一企一策”幫扶計劃,節后第一時間深入所有定點聯系企業,特別是工業“百千萬”工程,力求找準企業薄弱環節,挖掘企業增長潛力,幫助各企業協調解決用工、資金、原材料供應等問題,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要素保障。督促指導企業迅速進入生產狀態,盡快復工復產, 做到開年就沖刺,奮力奪取首季“開門紅”。
各企業“早”字當頭、“緊”字入手,紛紛開足馬力,迅速進入了緊張、忙碌的生產狀態,拉開了節后大生產的序幕,呈現出了紅紅火火的生產景象,打響了奮力奪取新年開門紅的第一槍。截止2月27日(正月初九),開發區28個重點企業已復工復產18個,復工復產率達64%。
預計2015年一季度,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47億元,同比增長12.5%;完成工業增加值6.53億元,同比增長19.1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2億元(基礎設施項目1.4億元,產業項目0.52億元),同比增長47.69%。(楊秀進 田俊 楊凡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