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好規劃“譜”,定好大健康產業發展調子。為更好的產生集聚效應,突破“空間”制衡,黔東經濟開發區奮力打造黔東返鄉創業園集聚區,規劃面積3.4平方公里,規劃定位為“以苗藥養生、生態健康食品為龍頭、以輕工食品為依托、以生活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業為支撐的健康養生產業集聚區”。成功引進貴州花酒公司、康福誠苗藥等大健康企業6個,建設生產線7條,初步形成大健康產業園雛形。同時,為加快產業調整,促進經濟結構轉型,開發區管委會圍繞“大健康產業示范園”制定“十三五”規劃,下好大健康產業的“先手棋”,加快發展步伐。
調好基建“音”,打實大健康產業發展底子。著力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投資放心、發展安心、干事順心和生活舒心的大健康凝聚區。一是在黔東返鄉創業園內建立企業服務中心,設置全程代辦、發改備案、市政服務、就業服務、國稅地稅、供水供電、監督投訴等14個服務窗口,建立健全服務協調機制,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二是完善返鄉創業園污水處理設施管網,定點放置垃圾箱,進一步美化園區投資環境。同時配套修建17-a,30-a區內道路0.92公里,縮短企業產品“輸出”時間。三是完善生活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業,修建文化廣場,豐富企業員工生活;增加巡邏崗亭安保服務,保障治安和平。
撥好服務“弦”,邁實大健康產業發展步子。立足大健康產業園內企業需求,強化園區服務職能,促大健康產業發展邁實步子。一是成立工作小組,對引進的項目實施細化管理,具體落實到個人,結合優惠政策,對符合政策項目給予幫扶。如“貴園信貸通”項目,助推符合條件的企業獲得一年期以內、500萬元以下的銀行貸款。二是建立園區領導掛幫制度,每月深入企業1 次以上,協調解決企業在用地、用工、用能、融資、技術、人才、審批等方面的具體需求。三是圍繞企業生產材料需求,鼓勵扶持農戶建設葡萄、金銀花、果蔬等產業基地共9000余畝,為企業節省物流成本200余萬元。同時,創造就業崗位1000余個,帶動周邊群眾增收300余萬元。(楊德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