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特夫婦住在利物浦市加里克街,是老社區。27年前,他們花了大約3.5萬英鎊(約合34萬元人民幣)在這里買下一套房,有3間臥室。夫婦倆付清了貸款,原指望退休后在這里安享晚年。誰知,市政府8年前通知他們,街道要拆遷改造,愿意出價8.5萬英鎊(約合82萬元人民幣)收購他們的房產。但是,兩人認為房子值12萬英鎊(約合116萬元人民幣),所以不肯賣。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2002年,工黨政府推出一項頗具爭議的拯救房地產市場計劃,利物浦市政府開始大量購買房地產。亨特夫婦的街坊鄰居相繼搬走。但是,聯合政府上臺后削減財政開支,救市計劃經費短缺,利物浦市不得不推出“一英鎊就賣”方案。買主花1英鎊(9.7元人民幣)就可以擁有房子,但是必須在1年內整修,然后必須住至少5年。
現在,這條街上只剩亨特夫婦一家。62歲的亨特太太告訴《每日郵報》,原本熱鬧和諧的社區現在猶如“隔離區”,沒有路燈,小偷出沒,亂倒垃圾,甚至晚上有人向她家窗戶扔磚頭。亨特夫婦想賣掉房子,無奈實在找不到買家。
“有人告訴我們,僅我家的地皮就值5000至1萬英鎊(約合4.8萬至9.7萬元人民幣)。但是,用1英鎊就能買下我們隔壁的房子,又有誰會來買我們的房子呢?”
迫不得已,亨特夫婦同意讓出房子,搬進了市政府在別處給他們提供的住房。(記者惠曉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