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筆者從鎮遠縣政務中心農業局窗口知悉,截止12月31日,鎮遠縣共簽訂指標確認書1795份,使用國家補貼資金228.045萬元,受益農戶1712戶,共補貼機具1857臺。其中耕整地機械1334臺,收獲機械9臺,收獲后處理機械461臺,農產品初加工機械3臺,動力機械50臺。
今年以來,鎮遠縣農業局嚴格按照有關要求,明確職責,細化責任,加強紀律,多措并舉,使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圓滿完成。
一是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制定了《鎮遠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信息公開制度》,在鎮遠門戶網建立了“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專欄”,將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補貼農機產品一覽表、補貼經銷商名單、補貼操作程序、補貼投訴舉報電話和資金規模及實施進度等相關文件資料在網上公開,并向黔東南州農業信息網成功提交了鏈接地址。同時,堅持張榜公布,向廣大群眾公開相關補貼信息,實施政務公開和年末公告。
二是深入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延伸績效管理。通過認真深入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延伸績效管理,及時掌握了補貼政策落實情況,客觀評價補貼政策實施成效,從中總結經驗,查找問題,全面構建了以補貼政策實施結果為導向的監測與評價體系,促進了農機購置補貼運行機制的不斷完善,補貼政策績效持續提高,確保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又好又快實施。
三是改進和優化操作設備及流程。農機操作員認真學習操作系統和流程,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改進數據錄入系統,減少讀卡器、掃描儀等錄入設備,簡化操作流程,加快了錄入速度。經改進后,僅用兩個攝像頭即可完成全部錄入工作,極大提高了補貼工作中數據錄入的效率。
四是加強檔案管理。政務中心農業局窗口將所有補貼資料仔細核對無誤后,以指標確認通知書、供貨表、核查表、購機發票與農戶信合賬戶存折或卡(復印于一張紙)等4頁為一份,以60份共240頁為一本膠裝成書,并配有詳細目錄及頁碼以供查詢,真正做到妥善保存補貼實施紙質檔案,做到“一份一檔”。為今后的查詢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艾詩奇 李安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