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我們可以進來看看嗎?”一群外地游客興奮地問道。
“請進!請進!”正在鎮遠興隆苗族工藝品刺繡廠檢查培訓工作的縣婦聯主席吳再榮應聲回答,轉身迎接游客。一旁指導學員刺繡的女廠長楊正英也轉身迎接客人。
這群來自江西的游客興致勃勃地走進刺繡廠內,滿心歡喜地參觀著。
“這刺繡太美了!色彩鮮艷,紋飾生動!”
“苗繡真是別具一格!”
“你們的手藝真高!”
游客們贊不絕口……
學員認真學習刺繡
這是鎮遠縣婦聯舉辦錦繡計劃苗族手工藝刺繡鎮遠培訓班的場景。刺繡廠內,幾位身著自己縫制的苗裝的師傅和25個學員忙個不停,一針一線地繡著,五彩斑斕的圖案漸漸顯現。作品“龍鳳呈祥”鮮艷中見樸實,造型渾厚,樸實大方;作品“花開富貴”豪放中見縝密,用色夸張,形態完美;作品“歡慶豐年”熱烈奔放,生動活潑,寓意深刻……
來學習苗族刺繡學員大都是居家的婦女,有縣內的,也有外縣的,還有剛畢業聞訊趕來的高中畢業生。
楊正英說:“我們苗族刺繡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我從6歲開始學習刺繡,至今已經有四十多年了,我把這個手藝教給大家,就讓大家像我一樣在家就業。”
游客參觀苗族刺繡
學員們也紛紛感慨道:“苗族刺繡讓我們在家就業!”
楊正英介紹,有兩位黃平谷隴的學員是專程來學習平繡技法的。鎮遠苗族的刺繡工藝是最繁瑣的。因此,倍受很多游客青睞。
培訓班外景
近年來,隨著鎮遠縣旅游業的發展,苗族刺繡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喜愛苗族刺繡的人越來越多。這也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苗族刺繡的傳統手工藝。
據了解,楊正英正看準了苗族刺繡的市場潛力,于2014年把自家建成刺繡廠,一方面繡作品出售,一方面培訓后繼人才。她在家靠刺繡,每年能掙上4萬多元。該刺繡廠位于鎮遠古城核心區,具有很好的地理位置優勢。每天路過的游客眾多,市場前景較好。
刺繡掛包
刺繡作品”龍鳳呈祥“
高中畢業生學員李澤嬌刺繡半成品
據縣婦聯主席吳再榮介紹,這次培訓班為期8天,從7月5日開始到7月12日結束。這是在全縣上下轟轟烈烈開展精準扶貧同步小康的這個工作中,婦聯主要以發展婦女產業為抓手,帶動婦女創業就業。其中刺繡是婦聯主抓的一個產業。從2012年開始,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已經帶動刺繡婦女創業就業達到400余人。(江春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