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農技宣傳員”,技術服務到一線。“第一書記”結合當前農村春耕在即,主動聯合農技部門技術員第一時間將水稻育苗、煙苗移栽、玉米、西瓜等種植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給正在勞作的群眾,同時,邀請村里其他黨員和群眾代表到現場參觀,確保群眾在春耕生產中少走彎路,降低成本。目前,“第一書記”到一線開展現場技術指導120多場次,發放技術資料1.3萬余份,深受群眾歡迎。
做好“農資代購員”,主動服務到一線。主動走進群眾家中,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第一時間了解群眾春耕備耕情況,為群眾所需提出指導建議,引導群眾在春耕備耕中通過正規渠道采購。同時,對農村留守老人等“三留三特”人群,“第一書記”主動為他們代購春耕物質等,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上的難題,真正把服務群眾工作做到一線。
做好“農民貼心員”,工作重心到一線。結合精準脫貧攻堅任務,利用縣鄉派出駐村幫扶人員,整合駐村工作隊資源,建立村級“扶貧工作隊”。盯緊脫貧對象,發揮“一人駐村、全員幫扶”作用。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一線,扶持村級探索抓好“黨支部+電商”、“黨支部+合作社”等模式產業黨建扶貧,發揮產業帶動優勢,確保實現村級集體經濟“脫殼”、農村黨員脫貧的目標。(楊通權 時宏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