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去隆里古城看新媒體藝術節作品展了嗎 ?”在今年國慶節期間已經成了錦屏當地民間最流行的搭訕方式。仿佛就在一夜之間,微信朋友圈就成了隆里古城新媒體藝術節的“直播間”,五彩斑斕的燈光秀在隆里靜夜中“翩翩起舞”,折射出明風悠悠600年的隆里古城的無限魅力。
近年來,隨著錦屏三城建設中“做精隆里古城”的發展理念不斷地深入人心,隆里古城管委會充分認識到該古城發展的獨特優勢,充分利用旅游與文化的融合、旅游與藝術的融合、旅游與高科技以及旅游與新媒體的融合,將隆里古城的區位、文化、旅游、生態、自然等優勢全面釋放,將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科技完美演繹,推動隆里古城文化旅游產業提質增效,上檔升位,促進“農文旅”一體化產業融合發展,樹立隆里旅游品牌新形象,提升隆里古城的對外知名度和美譽度,建設魅力古城;此次新媒體藝術節項目的“橫空出世”,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隆里古城管委會因地制宜,借助新媒體藝術節助推古城旅游發展,以新平臺、新產業、新項目引領古城旅游業提質增效,建設特色鮮明,旅游品牌響亮的魅力古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方面宣傳,以新媒體藝術節為契機,結合隆里古城景區內的龍標八景,大力發展特色旅游業;不斷完善景區和景區附近村莊基礎設施,著力完善景區停車場、水、電、路及配套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從而保證實現景區道路“村村通”“組組通”“戶戶通”為古城周邊的百姓大力發展農家樂等旅游業增收致富創造有利條件。
在景區硬件基礎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的同時,軟件文化影響力也在不斷的提升,11月初德國新媒體藝術家飛蘋果等一批批專家學者前往隆里古城考察獻言獻策,讓隆里古城這顆沉睡在西南邊陲的“漢文化孤島”不斷根深葉茂,四季常青;社會資本的注入,華旅等旅游企業的進駐使招商企業這只“金鳳凰”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隆里古城的名氣逐漸打出來,周邊的游客引過來、里面的特產賣出去、外面的票子賺進來,群眾的腰包鼓起來。(潘江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