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今天得新衣服,新書包,我好高興!”烏吉小學一年級學生王海花接過愛心人士送的禮物后高興的表情溢于言表。
4月21日,劍河縣人民法院干警、愛心人士一同走進該縣太擁鎮烏吉村、南東村進行幫扶。
當天烏吉、南東兩村熱鬧非凡,孩子們背著嶄新的書包、手拿著剛領到的衣物,一張張笑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在烏吉和南東兩所小學里,多數孩子是留守兒童,為給孩子們一個更溫暖的氛圍,法院婦委會的“愛心媽媽”們給孩子們梳漂亮的頭發、講精彩的故事,傳教給孩子們愛護衛生、注意安全的知識,“愛心媽媽”們還陪孩子們一起玩游戲、跳繩、唱歌,讓孩子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溫暖。
在這一行中,縣人民法院將價值數萬元的65套課桌椅贈予烏吉小學和南東小學,并向兩所小學的學生發放愛心筆記本、書包、衣服等物品,同時將幫扶建設兩村垃圾池1萬元資金送到村委會。
“各界愛心人士經常來關心學生,孩子們也很開心,我們也高興。”太擁鎮烏吉小學校長告訴我們,烏吉村和南東村地理位置偏遠,基礎教育設施落后,教師缺乏,條件艱苦。烏吉小學現有學生30余人,留守兒童就有20多人。近年來,國家對學校和留守兒童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同時又得到各界人士的關心和照顧,他感到很欣慰。
“看到孩子們生活、學習條件這么艱苦,很多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邊陪伴,我們應該多來關心、關愛他們,給他們營造了一個溫馨、有愛的和諧大家庭。” 縣人民法院副院長蒲勇表示今后會多深入村里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了解群眾的盼望和需求。
知識啟迪夢想,愛心孕育希望,縣人民法院到幫扶村開展“幫扶送溫暖”,真行動,獻愛心,做幫扶,送關懷,希望偏遠鄉村的孩子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楊家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