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劍河麻鐮村位于柳川鎮,距縣城僅20余公里,依托縣城后花園的優勢,麻鐮村大力發展秧李產業,積極拓展“農、文、旅”產業鏈,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6月25日,麻鐮村舉辦了首屆秧李節開園儀式,活動現場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加。品果、采摘,這些體驗式的活動無不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來自黃平的游客張慶琳高興的告訴記者,來到這里非常開心,麻鐮的秧李特別的原生態,吃起來很甜很新鮮。通過游客自己采摘,讓游客在品嘗到新鮮秧李的同時,也讓游客親身體驗了一把爬樹的樂趣。來自貴陽的游客蔣興美親自爬樹采摘,讓她想到小時候爬樹的情景。她說,好像又重返小時候的那種感覺,特別高興。
麻鐮村的李子成熟于稻田秧苗蓊郁之時,故取名為秧李。秧李樹多栽于房前屋后,土地肥沃,果子多,果品好。眾多游客奔的就是這樣的原生態,這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更多的財富。采訪中,我們看到了正在采收的果農邰勝斌,據他介紹,今年麻鐮秧李產量高、銷路好、價格可觀,村里戶戶都能有萬元以上的收入。
隨著麻鐮秧李名氣的不斷擴大,加之便利的區位優勢,位于311省道、仰阿莎湖畔上的麻鐮村,越來越受到游客們的青睞。細心的劉小平注意到,很多前來品嘗秧李的客人,多數是為了來游玩,而本地的農家樂又較為欠缺,結合自己有從事餐飲工作的經歷和自家的房屋條件,2016年初,劉小平把自家的房屋重新裝修,干起了農家樂。剛一開業,他就接到了不少游客。劉小平說農家樂開起來一年估計也有幾萬的收入。
人氣的興旺給麻鐮村帶來了更多的商機,“農、文、旅”的一體化發展,讓更多的群眾找到了致富的路子,為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楊元紅 戴正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