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凌忠云 楊瑞安 攝影報道)10月10日晚8點,2016年中國劍河仰阿莎文化節在劍河新城區陽光廣場隆重開幕。
本次仰阿莎文化節,10月10日開幕,10月12日結束,持續三天,將上演的節日活動有:開幕式及文藝演出、萬人水鼓舞表演、原生態水鼓舞表演、縣非遺文化項目展示暨民族風情巡游活動等,總計29項目。
開幕式現場
苗族歌手雷艷在唱歌
翩翩起舞
為劍河歡呼
劍河縣舉辦仰阿莎文化節的目的是為了紀念苗族美神仰阿莎姑娘,2006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成功辦了九屆,本屆是第十屆,如今它已成為了劍河縣27萬人民一年一度的狂歡節,也成為了黔東南重要的節慶活動。
今年仰阿莎文化節,適逢劍河新縣城搬遷10周年,對于該縣人民來說,可謂是“雙喜臨門”。
延伸閱讀:劍河老縣城
2003年,因三板溪電站建設的需要,劍河縣城實施整體搬遷。2007年劍河縣新縣城落成,成為中國第二個最新縣城,具有深厚文化元素的建筑布局風格,優美的城市環境,使之成為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
2016年是劍河縣城整體搬遷十周年,十年來,劍河縣人開拓創新、勇于進取,各項事業飛速發展,讓一個藏在深山無人知的小縣蛻變成清水江畔閃亮的明珠 。
劍河大橋(2008年已被炸毀)
劍河大橋橋面
老縣城局部
據資料記載,劍河老縣城擁有400多年的歷史,紅軍長征時,曾經過這里。橫跨在劍河老縣城的劍河大橋,1986年建成,它是全國第一座立跨150米的懸拼桁架拱橋,也曾是單拱直跨跨徑世界第三,2008年被炸毀。
老縣城局部被水淹沒之后,劍河縣在老縣城高處位置建設了新的集鎮——柳川鎮,距離新縣城約28公里。
劍河縣城的搬遷是本世紀發生在黔東南乃至貴州的重大事件。而隨著三板溪庫區水位的上漲,劍河老縣城遺跡沒入江底,劍河大橋更是永遠成為了歷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