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該場民族服飾賽由縣文體廣電新局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一改服飾T臺走秀為極具民族風情的情景劇展演,充分挖掘民間音樂、器樂、歌舞現場演奏,讓民族服飾貫穿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中,由老中青少男女適時展現便裝、盛裝民族服飾,充分釋放劍河苗侗民族服飾的精湛手工藝、精美構圖、圖騰文化和銀飾制品,把一幅幅人間美景呈現在世人眼前。
參加服飾展演的18個代表隊1700多名演員全部來自全縣各鄉鎮(街道)及民間團體。現場展示“姊妹節”、“回娘家”、“二月二”、“十月頭卯迎新娘”等為主題的民間習俗,通過舞臺演繹故事情節的形式,展示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向觀眾展示苗族、侗族獨特的文化魅力和苗侗群眾良好的時代精神,充分挖掘了民間民俗和服飾文化,極大地豐富了節日期間城鄉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了構建全域旅游經濟的大好環境和脫貧攻堅步伐。(楊茂/文 唐光碩/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