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各幫扶單位要高度重視,將幫扶工作同本單位的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要深入到村到戶了民情、知民意,找準致貧原因,制定長期有效的幫扶方案和規劃,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通過結對認親和因戶施策,2016年,全縣已有8個貧困村出列,任務完成率達100%。
二是以原有的8.21萬貧困人口脫貧為重點,依靠省、州部門派駐力量,共抽派駐村隊員480名組建了96個工作組,到村到戶全程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全面落實扶貧開發特惠政策,通過扶持到戶與整村推進相互結合、因戶施策與項目帶動協調并舉、專項扶貧與社會扶貧合力扶持,落實幫扶措施,逐戶明確幫扶目標、制訂幫扶計劃、確定幫扶項目、落實幫扶責任人并建立幫扶效果考核制度。
三是引導貧困群眾發揮主體作用,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積極向上觀念,克服“等、要、靠”思想,靠自己的能力來改變貧困現狀。通過產業幫扶、智力幫扶等方式,不斷提高貧困戶更新發展思路和改變收入方法,使全縣的貧困率在進一步消化。如黃平縣2016年貧困戶家庭人均收入平均首次達到4025元,較2015年的人均收入3120元相比,收入增長率達29%。(廖尚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