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9月10日,秋高氣爽,瓜果飄香,碩果累累,這一個是收獲的季節。貴州·麻江苗嶺36道拐第二屆自行車爬坡挑戰賽暨首屆騎跑兩項挑戰賽在貴州省麻江縣宣威鎮富江村和龍江村舉行。這次賽事的主題是“倡導低碳生活,感受在水一方”。這次大賽是一場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普及大眾騎行活動的傳播之旅,也是一場感受藍莓名鎮·幸福宣威大“藥谷江村”生態旅游區,自然景致、風土人情的觀光之旅。
苗嶺36道拐位于黔東南州麻江縣宣威鎮東北部,這里風景宜人,山地戶外資源豐富。東鄰凱里市,西連龍山鎮,南接富江村,北抵凱里市經濟開發區下司古鎮。這里民族風情濃郁,有海拔1358米的苗嶺山,有碧波蕩漾的清水江。可謂山水相連,動靜相依,景色醉人,是城里人鄉游的好去處。
自行車爬坡賽賽道設在宣威鎮龍江村苗嶺通組盤山公路36道拐處。賽道起點在位于翁東的“貴州車王“陸正虎之家,至終點全長約5公里,其中苗嶺36道拐起點海拔666米,終點海拔1032米,落差366米,該賽道集賽程短、落差大、坡度陡、環境險、視線好于一體,在黔東南絕無僅有,在省內外也數一數二,極具挑戰性和觀賞性。
這次賽事由貴州省自行車運動協會指導,貴州陸正虎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黔東南州自行車運動協會主辦,貴州陸虎自行車運動俱樂部和凱里市自行車運動協會承辦,麻江縣文體廣電旅游局 、 麻江縣農文旅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中共宣威鎮委員會、宣威鎮人民政府、宣威鎮龍江村委員會、宣威鎮富江村委員會協辦。
這次賽事分自行車爬坡挑戰賽和騎跑兩項賽項目。自行車爬坡挑戰賽分設男子精英組(18—39歲)11公里、男子中年組(39—55歲)11公里、女 子 組(18---55歲)11公里 三個組別; 騎跑兩項賽分設男子組(18-55歲)騎車10.2公里、跑步3.4公里和女子組(18-55歲)騎車10.2公里、跑步3.4公里。
這次參賽隊員有364名自行車騎手,其中男隊員228人、女隊員136人,分別來自江西、浙江、廣東、廣西、湖南、四川、重慶、深圳、貴州各地車隊58個車隊。
獲得男子精英組爬坡挑戰賽第三名的是來自貴州安順自行車協會競技隊的霍 康騎手,獲得第二名是來自貴州“水城春”自行車隊的米久江騎手,獲得第一名的是安道中國車隊的吳興棟;獲得男子中年組爬坡挑戰賽第三名的是來自ASTER速盟車隊的沈 杰騎手,獲得第二名的是來自貴州大方康樂騎行部落的吳亞亞騎手,獲得第一名的是來自浙江飛龍車隊的黎海平騎手。
獲得女子組爬坡挑戰賽第三名的是來自貴州陸 虎車隊的楊茂美騎手,獲得第二名的是來自重慶雙菱車隊的李 嫄騎手,獲得第一名的是廣東騎手朱曉云。
獲得騎跑兩項比賽男子組第三名的是來自安道中國車隊的吳興棟,獲得第二名的是來自浙江哲步中國車隊的劉 洪騎手,獲得第一名的是來自貴州“水城春”自行車隊的米久江騎手。
獲得騎跑兩項比賽女子組第三名的是來自貴州帕拉丁車隊的蔣冬梅騎手,獲得第二名的是來自重慶雙菱車隊的李 嫄騎手,獲得第一名的是來自重慶長壽區代表隊的萬小菊騎手。
通過舉辦貴州·麻江苗嶺36道拐第二屆自行車爬坡挑戰賽暨騎跑兩項挑戰賽和苗嶺爬坡節,進一步推廣麻江縣宣威鎮豐富的生態山地旅游資源,打造戶外鄉村生態旅游文化,提升宣威鎮知名度,推動宣威鎮山地生態旅游綜合戶外運動發展,促進宣威藍莓風情小鎮及戶外運動基地建設步伐,為提高宣威片區山地體育與旅游深度結合的美譽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胡英凱 朱政發 楊秀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