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山下黨旗艷
——看十八大以來天柱邦洞街道發展成果
本網訊 深秋十月,座落在金鳳山下的邦洞街道,標語張貼,黨旗飄揚,到處洋溢著喜迎黨的十九大召開的熱烈氣氛,街道廣大黨員干部在黨的號召下,奮力譜寫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涉及邦洞街道的天柱縣金鳳山風景區項目建設開工儀式現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共天柱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邦洞街道黨工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打造工業強鎮新優勢,推進特色產業新發展,展示城鎮建設新亮點,建設文明和諧新邦洞”戰略重點,在“十二五”的征程上主動適應、真抓實干,在經濟社會發展、基層黨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成果豐碩,讓金鳳山下的黨旗熠熠生輝、格外艷麗。
邦洞街道黨建扶貧專業合作社賴洞村水景長廊山莊一角
經濟:多點推進成效凸顯
五年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邦洞街道實際,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不動搖,抓住主要矛盾,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推進、脫貧攻堅、發展環境、社會事業”等各領域重點突破,使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據統計,全街道國民生產總值由十一五期末的5.95億元提高到16.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由1.2億元增加到12.5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5085元提高到11360元。
圖為邦洞街道黨建扶貧專業合作社章程鳳陽養殖合作社雞舍一角
基礎設施不斷加強。五年內累計投入2217.66萬元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26萬元重建邦洞農貿市場,投資600萬元完成第二期新集鎮建設,投資86萬元建成200米河道欄桿,投資60萬元完成街道計劃生育服務站辦公樓建設工程,投資110萬元新建街道衛生院辦公樓和醫技樓。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入540萬元建設光復村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1558.33萬元實施了惠及22個村68個村民小組13890人的飲水項目。投入資金966.2萬元修建邦洞集鎮、民主村、觀州至三團、賴洞等防洪堤,全長5038米。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98.5萬元改造了觀州至平等公路7.5公里;投入660萬元修建六合、三團、擺頭等通村油路項目;投資318萬元完善通組道路17公里;實施“一事一議”通組道路硬化62.27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900盞。投入300萬元建成四月八中國邦洞耕牛節主會場。同時,投入682萬元完善集鎮上下馬路街道路建設,投入127.8萬元購置垃圾清運車1輛、垃圾桶40個,修建垃圾填埋場1個、公廁4個,聘請專職環衛工人15人,集鎮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觀,創建省級“衛生鄉鎮”工作合和創建省級文明單位工作順利通過驗收。
圖為四在農家·美麗鄉村賴洞村黨建精品示范點全景
重大項目建設穩步落實。完成三黎高速公路邦洞段10公里、高寨生態移民安置點建設、坪能至邦洞公路升級改造、冷水溪至邦洞40米城市主干道等項目建設和觀州第二水廠項目建設。成功引進了宏泰、馬發、昆侖天然氣、眾林管材等企業入駐并投產。配合縣委、縣政府成立了“三十里水景長廊”和“金鳳山旅游開發”2個項目指揮部,征地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
圖為邦洞街道鐵廠村黨建扶貧專業合作社金花坡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葡萄產業基地一角
精準扶貧高位推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州委、縣委的決策部署,結合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脫貧攻堅秋季攻勢等行動,加快推進“四場硬仗”和“七大攻勢重點”,圍繞邦洞街道2017年要減少貧困人口621人,實現米溪、共和兩個村出列的目標,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四大問題,建立精準識別機制,深入開展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成立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開展駐村幫扶,繼續實施“5321”結對幫扶機制,實行干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開展脫貧工作,讓村級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得以落地生效。
圖為一年一次的中國·邦洞“四月八耕牛文化節”活動現場
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五年來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043件,化解994起,化解率達95.3%。穩步推進“三道防線”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確保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積極開展綜治宣傳月活動,發放法律宣傳資料16000余份,解答群眾疑難咨詢1286人次,出動宣傳車542輛次。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安全生產大檢查,共發現隱患360處,提出整改意見420多條。積極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五年來共查獲違章駕駛事件240起,教育違章駕駛人員282人次,行政拘留217人。組織開展大型食品安全質量大檢查,撤除不合格流動飲食攤點38個,發放食品質量安全保證通知書155份。嚴控“兩違”工作扎實推進,加強對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的“兩違”日常巡查力度,嚴格做到發現一起拆除一起,五年來拆除違建面積1430平方米,扣留施工腳手架20余副,極大地打擊和震懾了“兩違”勢頭。
圖為坐落在工業園區所在地邦洞街道三團村的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馬發公司一角
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科教文衛全面發展,堅持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著力改善各中小學校的辦學條件,投資800余萬元實施了邦洞中學、三團小學教學樓建設。建立公辦幼兒園1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提高20.3個百分點。“控輟保學”成效明顯,營養午餐全覆蓋,順利通過了教育均衡發展和“普十五”驗收。邦洞小學、邦洞中學、三團小學連續四年獲縣教育質量獎。邦洞小學籃球隊參加姚基金籃球賽獲西南賽區第一名。建立了鄉鎮綜合文化站、33個農家書屋,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社會保障全面加強,農低保保障標準每人每年提高到2580元,城低保保障標準每人每月提高到442元。城鄉居民養老、醫療等五險全覆蓋。新農合參合率達92.5%,住院補助封頂線提高到每人20萬元。認真落實計生“三結合”工作機制,發放獨生子女保健費26.04萬元,落實長效節育獎勵18.6萬元。實施人口計生“幸福家園”工程,積極為貧困雙女戶協調困難資金53萬元。常住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實現“雙降”。
黨建:責任+基礎+品牌=提質增效
五年來,始終堅持貫徹落實全面治黨的要求,按照中央、省委、州委、縣委關于黨建工作的決策部署,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強化基礎工作,著力推進黨建品牌建設,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提質增效。
盯緊責任和基礎落實。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認真履行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采取黨組織抓書記、書記抓黨員的方式,促進各項工作科學化、制度化、高效化。完成并村工作,選優配強了村(居)“兩委”班子。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嚴把黨員的“入口”關,五年來吸收預備黨員251名,預備黨員轉正253名,為黨的肌體注入了新鮮血液。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鑄魂行動”等主題教育為抓手,促進“三會一課三教”制度落到實處。同時將黨員踐諾評議活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通過開展“創先爭優”等主題鮮明的活動,大力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提振黨員干部“精氣神”,增強為民服務意識。各駐村工作組真蹲實駐,協調項目43個、資金782.38萬余元,為民辦實事1022件。
喜迎黨的十九大村級宣傳幅
扭住黨建品牌推進。積極創建“民生工程四進農家”黨建載體,全力打造賴洞村黨建精品點,成為周邊縣市學習的樣板。大力實施“金種子”帶富工程,致富能人帶動600余戶創業致富。推行“合約食堂”管理模式,米溪、三團、賴洞等村級“合約食堂”成效明顯。推行“村干流動夜校”學習交流制度,每月定期定主題輪流到各村(居),通過實地觀摩座談評比的方式,進行學習和交流,形成了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推行“支部聯建、產業連片”的創新發展模式,目前正在賴洞村、織云村、米溪村進行試點。認真落實“一村一策”方案,實行駐村干部掛靠幫扶,5個“空殼村”全部脫殼。扎實開展“暖心秘書”工作,建成12個規范化“暖心秘書”服務中心(室),積極開展賴洞村、米溪村“快樂家園”創建工作,示范帶動效應較好。
喜迎黨的十九大宣傳標語
黨風廉政:堅持“嚴”字當頭
五年來,始終堅持“嚴”字當頭,堅持“黨工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工委組織協調,各負其責,依靠群眾的支持和參與”的領導體制及工作機制,建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為街道黨工委各項工作全面落實提供堅強的紀律保證。
嚴把政治紀律關。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切實加強對街道黨員干部的政治紀律執行情況的教育、監管和查處,督促黨員干部從思想上行動上與中央、省委、州委、縣委保持高度一致。
嚴把作風紀律關。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州委十二項規定和貴州省黨員干部政治紀律“十嚴禁”及黨員干部紀律“十不準”等規定,針對容易發生問題的部位和環節,建立健全了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制度、述職述廉制度等規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建立黨員干部作風定期分析研判機制,對出現“四風”反彈和新的嚴重作風問題,及時集中開展專項整治。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查找“四風”存在的突出問題,嚴格落實整改措施,通過整改黨員干部宗旨觀念明顯增強,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提高。
嚴把廉潔從政關。始終把干部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建設“廉潔、高效”干部隊伍為目標,以維護群眾根本利益為導向,要求每位干部把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服務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群眾的信訪舉報,及時辦理、及時回復,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持續深入推進正風肅紀,不斷加大查辦案件力度,按照有關規定查處有關違紀違規問題,形成了震懾,教育了一方。( 許安文 龍 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