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2月19日上午十點十三分,金山支行柜臺迎來一位頭戴黑色帽子的古稀老人,臨柜人員禮貌迎接,詢問客戶需要辦理的業務,并按客戶意愿取了五千塊錢。
老人走后沒過一會兒,又持同一本存折前來取錢,表示需要再取四千塊錢。老人短時間內頻繁支取大額現金,使支行工作人員對客戶資金的用途起了疑心,便去詢問老人。通過詢問得知,老人取錢是要拿去買藥,但是何種藥材如此之貴?工作人員多留了一個“心眼”。
為了保護客戶資金安全,不被不良商販欺騙,工作人員沒有為客戶再次支取現金,并悄悄囑咐大堂保安跟隨老人,一探究竟。只見老人和一中年女子會合,低聲私語幾句后,攔了一輛出租車往東門口方向駛去。金山支行員工迅速反應,懷疑該女子誘騙老人去其他網點支取現金,于是快速利用微信工作群通知城區各支行工作人員,如發現該老人持存折去柜臺取錢,要及時阻止。
老人離開金山支行后直接前往開發區支行支取現金四千元,開發區支行員工發現老人今天分別在社學支行、金山支行支取現金共七千元,一時覺得不對勁,便多與客戶聊了幾句,并未辦理取現業務,此時另一名員工恰好看到微信工作群的消息,核對老人的名字后,支行員工直接詢問坐在客戶等待區的那名中年女子究竟是什么藥需要花費一萬多?女子支支吾吾說不清楚,支行員工說到“那我們就報警讓警察來看看,”女子立刻說“我不賣了,我退錢給他。”女子將老人7000元現金退回便迅速離開,考慮到老人自身意愿、女子已將現金退回且該名女子確實有固定的經營場所,支行員工未報警,但是及時跟老人兒子聯系說明情況,讓他警惕老人再次被騙。
此次,天柱農商銀行員工通力合作,及時阻止客戶被騙,全力保護客戶財產。近年來,詐騙形式多樣,作案手法越來越高明,這要求員工的警惕意識要越來越強,為客戶守護資金的最后一道防線。(龍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