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應加注健康警語,因為最新研究指出,兒童在社交網絡上花費的時間越長,在生活各個層面感受到的快樂就會越少。
據臺灣“中央社”4月8日報道,英國謝菲爾德大學(Sheffield)經濟學家團隊本周將在布里斯托(Bristol)舉行的英國皇家經濟學會(Royal Economic Society)年會發表研究,內容是兒童在臉書、Snapchat、WhatsApp與Instagram等社交網絡花越多時間聊天,他們對學校的課業、學校本身、自己的外表、家庭與整體生活上,越不能感受到快樂。
然而,在友誼部分,他們的確因為社交網絡獲得更多快樂。
經濟學家發現,一天只要花一個小時在社交網絡上,就可能讓兒童在整體生活的快樂程度上降低14%,是評估身處單親家庭帶來負面影響的3倍,也比逃學造成的影響還大。
這份研究結果恐將掀起社交媒體的正反面激烈爭辯。
這項最新研究針對4000名10到15歲的兒童做調查,要求他們以1到7分來給自己生活的各個方面打分數,結果顯示,女孩受到的負面影響比男孩嚴重,在線社交網絡讓他們對生活多個特定面向開心程度減少,尤其是外貌與所上學校,男孩則是在友誼上所獲得的快樂降低。
研究推論,上網讓兒童更可能產生與他人的負面社會性比較。
參與這份研究的其中1名經濟學家鮑爾(Philip Powell)說:“在社交媒體上作比較的問題在于人們傾向展現自己理想的狀態。”
“證據就是人們通過在線互動后,會認為其他人比他們快樂,因為我們傾向上傳正面形象的影片或閑談。”(馬娜 譚利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