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筆者從黎平縣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獲悉,黎平縣牢守生態與發展底線,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劃定生態紅線1786.49平方公里,撬動大發展。
2017年完成營造林6.8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2%,劃定生態紅線1786.49平方公里。全面推行“河長制”,821名河長全部上崗,選聘866名生態護林員,守護好侗鄉一方綠水青山;通過油茶種植扶持貧困戶2096戶,戶均增收2060;發放貧困戶護林員866萬元,發放貧困戶森林生態補償5546戶226萬元;完成油茶林新建及改造3.69萬畝;全面清除網箱養魚;全縣出境斷面和26個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86.27%、72.38%,全縣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優良天數達95%以上,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AQI穩定控制在3.0以內;大力實施農村清潔“風暴行動”,清除存量垃圾2400余噸,清理整治河道2800余公里,鄉村顏值更高;查處林業行政案件218起;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案件11起,整改落實縣域突出環境問題28個;落實國家土地督查武漢局反饋違法占地、拆舊區復耕、違規土地登記抵押融資等問題55項;太平山森林康養基地入選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成功創建省級生態鄉鎮3個,州級生態村27個,八舟河在全省生態地標評定中成為黔東南生態代言,“黎平侗鄉森林康養基地”入選全省“首批省級森林康養試點基地”,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工作獲國家林業局、國家人社部評為全國先進單位。(姚進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