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在這里干了七八個月了,從上半年種辣椒開始,就一直在這里務農,每天收入是100元左右,光是務農我這一年算下來估計有10000元左右收入,比出去打工強。”甘壩村貧困戶陳金英算著經濟賬樂呵呵對我們說,“現在搞農業產業,種菜都有賺頭,不用辛苦外出打工了,直接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事情做、賺到錢,我很知足。”
紅油菜苔種植大戶龍明文喜笑顏開地告訴我們,“過去只知道種玉米,辛辛苦苦一整年,也只是溫飽,有時候地荒廢在那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今年,鎮里干部和村干來動員搞高效蔬菜種植,我就跟著做。上半年種了辣椒,收益不錯,辣椒采摘完了我緊接著種了紅油菜苔,想著早點搶占早產市場。果然,從10月份開始紅油菜苔就陸續成熟上市了,現在正是旺季,每天平均能收2000斤,直接供應去凱里各菜市場,雖然很辛苦很忙,但是看到有收益、有回報覺得很值。”
據了解,爐山鎮甘壩村黨建農業產業扶貧園是該鎮圍繞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及“夏秋攻勢”工作要求建立起來的,主要以發展高效蔬菜種植、中藥材種植為主體,其中紅油菜苔種植是甘壩村今年7月底實施的項目。該項目種植面積共95畝,以“種植大戶+貧困戶”的模式進行經營,固定為3至5名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保障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同時,為科學管理、高效產出,自紅油菜苔項目落地后,爐山鎮多次邀請市農林扶貧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自今年10月早產紅油菜苔上市以來,日均產量能達2000斤,按照紅油菜苔生產周期計算,至明年3月,紅油菜苔產量預計能達38余萬斤,可獲收入達50萬余元。(吳錫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