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秉,苗族人數占了全縣人口的一半。苗家婦女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觀,用靈巧的雙手繡出獨具特色的繡品—苗繡。苗繡有破線繡、平繡、鎖繡、辮繡、疊繡、織錦繡、貼繡等20余種工藝,每種繡法工藝各異,圖案古樸雅致,堪稱中國刺繡工藝類一絕。目前,施秉全縣共有繡娘8000多名。
據了解,“王的手創”是杭州子卯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淘寶店;诩兪止ぁ⒃瓌摰漠a品設計理念,“王的手創”從刺繡這門手藝出發,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美學相融合,開發了諸如項鏈、胸針、福袋、香囊等時尚飾物,頗受消費者青睞。
在此之前,“王的手創”已經在黔東南州建立了4個手工村落,解決了近千名繡娘的就業問題。“我們的理念是’讓傳統文化變得更有趣’。在純手工制作的基礎上,將精美的苗繡與生活用品相結合,使苗繡更符合現代生活需求,更接近市場。”“王的手創”創始人饒勇表示,一方面會以加工訂單的方式,讓施秉縣的繡娘在家就能實現就業,助力女性就業增收。另一方面,借助公司設計、運營的優勢,打造融入屬于施秉苗繡的文創品牌,并通過網上進行銷售。
施秉縣雙井鎮的張老新是苗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8歲開始學刺繡,她的繡品曾經賣到過香港、日本、美國。“原來我們的苗繡還可以這樣做。”張老新指著香囊和胸花,非常欣喜。“這可比我做一件衣服要省力多了,有了這些創意和公司的幫助,相信更多人會看到我的‘繡花功’。”
據了解,除了與“王的手創”簽約,苗族繡娘還與杭州櫻花繡業有限公司、杭州紅緣坊紡織有限公司、杭州鯰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杭州聞遠科技有限公司等外貿企業和平臺進行了針對國際市場的產銷對接。現場與杭州紅緣坊紡織有限公司達成樣品試加工合作協議。并且和櫻花線業達成合作意向,解決了原料問題。杭州聞遠科技有限公司也將把施秉繡娘的作品在亞馬遜、速賣通、國際站、ebay、中國制造等平臺進行展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