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父”字有四筆,代表雙手雙腳撐起一個家。臺烈鎮寨頭村的萬文勇從小就沒有父親,在他幼小的身體經受病痛折磨時,叔叔萬昌超承擔起了父親的責任。用行動告訴小文勇——侄兒也是兒,叔叔同樣能為你撐起生命的希望。
臺烈鎮寨頭村的萬文勇今年只有五歲半,卻經歷了兩次人生巨痛。第一次是2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之后小文勇跟著爺爺奶奶靠低保金生活。第二次是在去年11月,而這次,小文勇被查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萬文勇叔叔萬昌超說:“我聽到這個情況就趕緊從廣東跑回來了,工作也不要了。”
萬昌超是萬文勇的叔叔,常年在外務工,在侄子生病之際,他第一時間趕回家,主動承擔起照顧萬文勇的責任。因為小文勇需要每隔半個小時量一次體溫,回家之后萬昌超每天都只能睡2、3個小時。他告訴記者,累點、辛苦點都不算什么。最大的困難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高昂醫治費。把萬文勇送到凱里才了解到凱里沒有報銷白血病這一塊,一下子要交30萬的話,萬昌超無法承受。
“沒有費用,侄兒的病就沒有治愈的希望。好在在求醫的過程中,萬昌超了解到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可以享受國家“四重醫療保障”政策。”萬昌超說道。
萬昌超向記者介紹,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可以報銷,我們便從這邊打那個轉診證明過去,然后合醫局直接給我聯系醫院。村里面也給小孩子做過捐款的,自己也通過輕松籌得了5萬多捐助。在各方的幫助下,萬文勇得到善款約10萬元,加上國家的醫療救助,萬文勇在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得到及時救助,病情有所改善。
記者了解到,寨頭村十六組牛尾坡是萬文勇的家,也是寨頭村唯一一個沒有通組公路的自然寨。每次治療,萬昌超都要背著虛弱的侄兒在崎嶇的山路上步行一個多小時。只有在叔叔的肩膀上小文勇才感受得到陌生的父愛。
今年33歲的萬昌超自己有兩個孩子。侄兒生病后,他丟下的不僅是工作,還有自己的家。現在,7歲半的兒子由妻子帶在身邊,一邊務工一邊照顧,與萬文勇同年的小女兒只能寄養在丹寨的岳母家。而他自己,則背著哥哥留下的兒子在治療疾病的路上來回奔走。
記者手記:最近一次見到小文勇,是在縣中醫院,血液檢驗報告體現,他體內的白細胞數仍然偏低,但是目前呈穩定狀態,6月29日,他將前往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做下一次化療。在些。我們衷心的祝愿小文勇早日康復!(楊廷雪 楊杭洛 吳海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