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王曉)近期,為了減輕群眾的負擔,實現移風易俗,讓城鄉遍開文明之花,天柱縣從7月1日起,開始對城鄉居民操辦酒席的行為進行規范,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引發爭議,但是在天柱民間卻引來一片片的叫好聲。
規范辦酒:只有婚嫁喪酒可辦
據了解,天柱縣規范城鄉操辦酒席行為的文件是由該縣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下發的指導性文件。
文件明確,城鄉辦酒,除婚嫁酒、喪事酒以外的酒席視為違規酒席。婚嫁酒席操辦須是本人或其子女初婚,不能以任何借口或理由為他人操辦婚嫁酒席;復婚不準操辦酒席;再婚除初婚方可操辦酒席外,另一方不得操辦。喪事酒席操辦須是本人的配偶、父母、岳父母、子女或由本人多年直接負責贍養的鰥寡孤獨親人的喪事。
嚴禁一事多人辦、一事多地辦,或化整為零、分散辦酒、異地辦酒。離異父母為子女操辦酒席的只能由一方在一地承辦。
操辦婚嫁酒要控制婚宴規模,一般不能超過20 桌(10人為一桌),雙方合辦的不能超過30 桌。操辦喪事不亂搭靈堂靈棚、不高聲播放哀樂、不聘請哭喪隊表演、不搞淫穢低俗表演、不搞封建迷信活動、不大擺酒席、不影響他人。在鄉鎮(街道)集中治喪點操辦喪事的不超過3天,其他地點原則上不超過5天。
文件還要求操辦酒席須按程序進行申報等。該意見從7月1日起正式實施,天柱縣各鄉鎮、街道在實施之前都采取了積極有效的辦法和措施,對指導意見進行了深入廣泛的宣傳。
酒席泛濫:送禮成普通家庭最大支出
天柱縣文明辦主任陳守楨說,出臺相關的指導意見,規范民間辦酒行為,天柱縣從2016年就開始了,但是當時采取的措施還不全面。
今年,根據縣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的安排,縣文明辦深入全縣各鄉鎮,針對民間辦酒行為展開了深入的調查。
“我們的足跡遍及全縣各鄉鎮,走訪了500多名干部群眾。”陳守楨說,走訪通過口頭交流、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展開,持續了2個多月的時間,搜集到了很多真實的意見和建議。
陳守楨告訴記者,調查結果顯示,群眾對于規范民間辦酒行為的心情是相當迫切的,滿月酒、三早酒、生日宴、升學酒、參軍酒、喬遷酒、結婚酒……變著花樣泛濫的民間酒宴,不斷攀升的“份子錢”,已經讓他們不堪重負。
據了解,在酒席泛濫的情況下,一個普通的家庭送禮開支基本不低于10000元,多的達到了三、四萬,“送禮這筆開支,在一些家庭一度高過了學生上學的開支,成為了最大的支出項目”。
問題還不止于此,相當部分家庭經濟能力有限,于是就出現了借錢舉債送禮的情況。
“我們家一年中最操心的事,就是吃酒送禮。”天柱縣南門社區居民王銀飛說,她的家經濟條件很不好,平時吃飯穿衣,全憑自己擺攤掙點小錢來支撐。
王銀飛清楚記得,有一次沒錢送禮吃酒,就只好把家里的硬紙殼都收集起來,拿去廢品店出售,換了50元錢解了燃眉之急。
叫好聲一片:希望形成長效
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天柱縣出臺了規范民間辦酒行為的指導意見。
“國家在相關領域還沒有立法,所以我們的出臺的文件,也只能是指導倡議性的意見。”陳守楨說,文件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明確要發揮村級自治組織的作用,推動將規范民間辦酒的措施寫入村規民約,從而逐步轉化為村民的自覺行為規范。
據了解,很多行政村收到指導性意見的文件后,在村民中作了傳達,也對相關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其實,一些村寨起步比較早,他們的村規民約,早就寫入了相關條款。”陳守楨說。
前述提及的指導性文件7月1日才開始執行,所以目前還看不到成效,但是叫好聲卻此起彼伏,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天柱南門社區居民王銀飛說,看到文件,盡管有很多字不認識,但她還是看了好幾遍。“心里激動,把吃酒送禮的事解決了,我們的日子才會好起來。”王銀飛說。
她還主動當起了文件的傳播者,串門的時候,與左右鄰居聊天的時候,她都不忘宣講一番。甚至對不認識的消費者,只要能說得上話的,她都得將縣里面規范辦酒行為的新聞傳播一下。
在天柱南門社區走訪時,居民們紛紛向記者表達了他們內心的喜悅:今后,酒席減少了一半多,開支也會大幅下降,這是真正的喜事。
當然也有人表示擔心,文件執行不徹底或者執行不下去,又讓濫辦酒席的不良風氣死灰復燃。
天柱縣有關領導表示,該縣是立足于脫貧攻堅的高度出臺指導性文件對民間辦酒行為進行規范的,抓這件事,其實也是促進脫貧攻堅工作。“我們就是要讓群眾從繁多的酒席中解脫出來,把錢用來發展產業,把心思放在產業上,當然,可能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一定堅持下去”。
天柱規范城鄉辦酒的“合約食堂”模式
“合約食堂”是2014年率先在天柱縣渡馬鎮甘溪等村寨試行的鄉村酒宴管理模式,它具有的優點是,鄉村酒席統一辦理、統一使用廚具、統一采購,并明確可辦酒席的種類、桌數,酒席標準、送禮的標準等,遏制了濫辦酒席,借機斂財的不良風氣,酒席的安全、衛生等也得到了保障。
由于“合約食堂”存在極大的優勢,倍受廣大群眾歡迎,所以在天柱縣得到了廣泛的推廣,目前該縣已有“合約食堂”83個,累計承辦酒席800余場,平均每場節約資金1萬元以上,年節約資金達到了800萬。
現今,在規范城鄉辦酒行為的大背景下,天柱縣對于“合約食堂”推廣力度在持續加大。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