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成都至貴陽高鐵將于12月16日全線開通的消息
占據了貴州省、云南省、四川省
各大主流媒體的頭條
圖片來源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
成都至貴陽高鐵
(以下簡稱成貴高鐵)
宜賓至貴陽段將于12月16日開通運營
標志著成貴高鐵全線通車
成都與貴陽兩個省會城市最快2小時58分可達
想想就很激動
小伙伴們可通過以下途徑購票
登錄www.12306.cn官網購票
下載鐵路12306手機app購票
撥打全國訂票熱線95105105購票
火車站窗口購票
火車票代售點及火車站自動售票機購票
12306官網截圖
12月16日至12月29日列車時刻表
成都東(成都南)至貴陽北
貴陽北至成都東(成都南)
以上時刻信息僅供參考詳情請以車站公告為準,若有疑問請致電鐵路客服熱線12306咨詢。
成貴高鐵全線通車初期
鐵路部門將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20對
2019年12月30日全國鐵路運行圖調整后
將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日常線44對、高峰線14對
將采用CRH3A型和CRH380D型和諧號動車組擔當運輸
成貴高鐵C6008首發列車司機
貴陽機務段動車司機羅俊
羅俊,今年36歲,是貴州最早的一批動車司機,從2014年貴州第一條高鐵開通至今,他分別擔任過貴廣、滬昆、渝貴三條高鐵線路的執乘任務。羅俊是他們家第三代火車司機。
從今年8月開始,羅俊和數十名動車司機一起逐步進行了雙隔離狀態實驗、按圖行車試驗、模擬運行、故障模擬、應急演練等大量的準備工作。
羅俊介紹說,由于成貴高鐵這條線的起伏坡道多,司機操縱不好也會讓旅客有坐“過山車”的感覺。這些對司機來說平穩操縱帶來考驗,在前期的試運行中都會模擬各種情況,最大限度保持操縱平穩,運行時刻分秒不差,讓旅客乘車體驗更舒適。
成貴高鐵首張車票被畢節72歲老人成功“搶”走
12月14日,成貴高鐵首張車票在畢節站成功售出,高鐵車票被今年72歲的老人胡小魚成功“搶”走。
“終于買到了這張票了,心情非常激動,為了這張高鐵票,我等了幾十年了。”胡小魚說,得知成貴高鐵今天開始售票,自己早早的就提前來到成貴高鐵畢節站等候,就是為了買成貴高鐵的第一班車票,感受一下從家鄉開出的高鐵有何不同。他告訴記者,因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坐過無數的飛機、高鐵、火車,但自己從來沒有坐在高鐵上看過家鄉的風景,能見證這一時刻的到來,他盼了幾十年了。
成貴高鐵
有哪些車站?
成貴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蘭州(西寧)至廣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650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小時。
新建成貴高鐵宜賓至貴陽段全線設宜賓西、長寧、興文、威信、鎮雄、畢節、大方、黔西、清鎮西、白云北、貴陽北11座客運辦理站,除宜賓西、貴陽北站外,其余車站均為新建。
成貴高鐵綜合檢測列車。賀俊怡 攝
新建車站按照
“一站一景,一站一主題”
的思路建設
融入當地文化元素
獨具特色
長寧站
位于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長寧鎮大坪村,其構思為“芊芊細竹梁縈繞”,通過廊柱構造,將當地的竹子元素融入站房設計。
興文站
興文站位于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古宋鎮同心村,其構思為“奇石涌浪”,通過幾何形體的參差組合,將當地奇特的石海地貌元素融入站房設計,抽象出奇石堆疊翻涌的意向。
威信站
威信站地處革命老區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境內,是扎西會議的所在地。站房融入紅色革命元素,整體造型采用坡屋頂三段式,風格簡潔大氣,彰顯地方特色。
鎮雄站
鎮雄站位于云南省鎮雄縣以勒鎮。站房設計以“鎮守雄關”為主題,外立面整體效果莊重大氣,檐口輪廓張弛有力,外墻細部壁畫提煉了當地景點文俗和傳說。
畢節站
畢節站構思為“四大支柱,層疊日升”。“四大支柱”取意于畢節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生態綠色農業、旅游商務服務、傳統的煤電煙酒產業和新型工業四大支柱。
大方站
大方站構思為“生態坐標,科學發展”,屋頂堅實、挺拔、端莊、大氣,蘊含共同幫扶、堅強支撐和眾志成城的特殊寓意。
黔西站
黔西站站房設計靈感來源于黔西縣城狀如“九獅鬧蓮”形象,設計構思為“蓮生水旺”,提煉風拂荷葉、水若輕浪的意象特征。
清鎮西站
清鎮西站位于清鎮市衛城鎮,車站整體造型以“以軍興商”的軍事要塞為理念,采用抽象的設計手法,將簡化的城墻造型與柱頭結合。
白云北站
白云北站位于貴陽市白云區,站房最大聚集人數400人。站房候車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混凝土屋面;兩側設備用房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混凝土屋面。
成貴高鐵沿線
有樂山大佛、蜀南竹海、畢節百里杜鵑等
著名旅游景區
串聯起三省數十個大小景點景區
不少旅游界人士稱它為“中國第一條旅游高鐵”
樂山大佛。吳晨光 攝
蜀南竹海。劉龍泉 攝
畢節百里杜鵑。瞿宏倫 攝
成貴高鐵
沿線途經渝、滇、黔三省
將為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
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圖片來源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天眼新聞
內容來源于:掌中新貴州;黔東南微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