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22日至23日,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主任、教授、服務革一鎮的科級特派員吳格娥及其專業團隊到臺江縣革一鎮茅坪村、新江村當枇杷“保姆”,向當地果農傳授枇杷種植技術。
兩天來,農技專家到革一鎮各枇杷種植基地,像“保姆”一樣手把手的教村民技術,結合革一枇杷種植的土壤、氣候等實際情況,就枇杷種植中剪枝、嫁接、疏果、施肥等關鍵問題、具體環節、細節操作進行分解、剖析,深入闡述和枇杷種植具體措施、方法原理,以及高效實用的栽培、管理模式。
連日來,當地的10余名枇杷果農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為枇杷林除草、修枝、疏果,紛紛當起了枇杷果林的貼身“保姆”,為今年增產豐收“把脈”。
據了解,枇杷產業是革一鎮的一大特色產業,種植面積近5000畝。今年春節之后,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每每到了掛果季節,由于果農戶缺少人員,又不懂得技術,給果園種植戶帶來巨大壓力。
“我們革一鎮的土壤呈弱堿性,雖然極有利于枇杷等水果的生長。但也要加強技術管理。”新江村老果農張昌文說,他種植有近10畝枇杷果園,像去年正當枇杷開花掛果時,一場凝雪天氣,讓枇杷幼果遭遇了一場滅頂之災。缺少人員,又不懂得技術,給果園種植戶帶來巨大壓力。
張昌文眼望枇杷林中忙碌的“保姆”身影,樂呵呵地說:“在技術員指導下,今年增強防范自然損害能力,預計每畝收益,相比去年利潤增幅,我很有信心。”
據了解,革一鎮枇杷 “保姆”專業技術人員,在今年還將對高品質的枇杷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實施更規范的栽培管理,黨員干部也將進行全程服務,確保結出的果實外形飽滿、口感香甜,出售時市場競爭力更強,提高果農整體經濟收益。同時還組建枇杷專業合作社,建設精品枇杷示范展示園,提高枇杷品質,產出精品枇杷,打造優質枇杷品牌,樹立“革一枇杷”品牌,帶動全鎮枇杷產業的提檔升級,助農脫貧增收致富。(張強 楊琳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