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天柱冰天雪地,天氣極寒。然而,奔赴一線除雪抗凝的干部、居家出行的過往行人、受雪凝奇襲的市民、家庭貧寒的貧困戶,卻沒有一點冷意,有的卻是陽光般的溫暖。
領導看望干部一線奮戰心頭暖 “書記,為把群眾的損失降低到最小,再冷,我們也要上。”正在為織云食用菌基地除雪的邦洞鎮干部,看到縣委書記陸再義來看望他們,他們心里暖暖的,越干越有勁。
“縣長,雪再厚,也難不倒我們全體干警為民保暢的決心。”正在高速路口等執勤的民警、輔警,面對縣長吳紹東的問寒問暖,向吳紹東表達著堅守一線抗凝凍保民生的決心。
連日來,天柱16個鄉鎮(街道)的黨員干部、同步小康工作組、村干部、青年志愿者奔赴災情嚴重的地點、地段除雪,從堅守崗位的縣民政部門領來棉被、大米、衣服、木炭等抗災物資,翻山越嶺,為貧困戶、受災戶送去;縣交通、公路、交警等部門全員出動,對道路進行撒鹽除冰,設立道路安全警示牌。
“縣領導冒著嚴寒深入一線慰問、指導抗災,我們雖冷尤暖,當更加不懼寒冷,為民抗災!”戰斗在雪凝一線的干部紛紛表示,雪災不除,決不收兵。
執勤施援出行受阻遇援暖心頭 “幸虧遇到您們了,否則這些孩子在半路弄丟了就欲哭無淚了!”12月30日晚,高釀鎮幾名家長接到孩子后,連聲向正在執勤的交警道謝。
12月30日19時30分左右,高釀交警中隊在高釀往天柱方向的路段執行交通管制。夜幕中中隊長袁柱發現從高釀方向走來4名年齡不大的孩子。他們欲冒雪摸黑前天柱。這里到縣城10多公里無人家,半道上還有一個刑場和古戰場,道路又在改道施工,路面凝滑,非常危險,孩子面露難色。袁柱攔住小孩,撥通小孩家人電話。小孩家人接到電話,立即趕來接小孩,把小孩接回了家。
凝凍天氣,在坌處鎮衛生院上演著另外一個感人的故事。12月31日下午,正在坌處鎮衛生院“執勤”的黨支部書記、院長龍云政,接到一個“龍院長,雪大無法出行,快來救我父親”的電話。龍云政迅速安排王揚春等醫生隨救護車出診,趕到患有輕微腦梗的王某家中,一邊急診一邊冒著濕滑上路,把患者送進錦屏縣醫院急診室。患者送達及時,經搶救已脫離危險。
交警勸返、醫生施救,僅僅是天柱一線干部抗雪施援的冰山一角。雪中為老人挑菜、雪中扶老人過街、雪中幫路人推車、雪中為司機上防滑鏈等感人故事,都在抗雪災中上演。
平抑物價凝凍天氣價穩市民無壓力 “白菜2塊錢一斤,和平時差不多,我們能接受!”在縣農貿市場買菜的楊大媽欣慰地說。
“肉也才16元一斤,不貴,我們還吃得起!”在超市買肉準備弄夜飯菜的吳姐對雪凝天氣的肉價表示滿意。
為確保凝凍天氣市場供求平穩,滿足廣大市民的生活需求,維護市場繁榮和穩定,縣市監局、物價局、縣市建中心等統籌安排部署老農貿市場開市啟用,建立健全農貿市場管理制度、市場文明公約,引導市場經營戶籌備好貨物,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市場,廣泛宣傳打黑除惡專項行動,倡導、督促廣大經營戶誠信經營、文明經營。
“縣城老農貿市場如期開市,市場貨物供應充足,價格平穩,老百姓的心里都暖暖的!”縣市建中心副主任龍暉說。
雪中送炭受災戶貧困戶心里暖 “哎呀,大落雪天,您們還翻山越嶺送棉被來,太難為您們了!”社學街道溪口村貧困戶龍憲高、楊金淑望著送棉被、大米來的街道辦干部,心里有說不出的感激。
“天雖冷,您們的行動像一把火,溫暖了我這個70歲老頭的心哪!”藍田鎮老寨村貧困老人楊開陽拿著駐村第一書記龍濤和村干一起送來的木炭等物資,心里暖烘烘的。
民生無小事。雪凝當前,縣民政、鄉鎮(街道)、駐村工作組等,及時把雪凝天氣救災物資發放到受災、貧困戶家中。截至目前,發放大米3300斤、食用油36桶、冬衣67套、棉被93床、木炭3箱。(陳光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