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公司貴州凱里從江供電局員工向韋祖英征集用電意見和建議
韋祖英是從江縣斗里鎮馬安村人,6歲時她就開始跟母親學習苗繡技藝,10來歲時,心靈手巧的她在周邊村寨小有名氣。2010年,在外打工的韋祖英,與丈夫商議后回到老家辦起了繡花廠。韋祖英帶動村里成立了刺繡專業合作社,還把布料和樣品提供給村里的苗族婦女,然后按計件方式回收成品或半成品,幫助當地200多名苗家婦女通過刺繡增收。今年4月,韋祖英又在從江縣貫洞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美娥社區辦起了繡花廠,又解決了200多名婦女的就業問題。因為家門口有了產業,讓有著刺繡一技之長的媽媽們既可以照顧家庭,又可以在家門口通過刺繡掙錢。
“用電這塊我們從不發愁,很穩定,感謝供電局來支持我們”,談到供電服務,韋祖英贊不絕口。據韋祖英介紹,合作社引進電腦設計開發和機械加工工藝,在傳承傳統苗族刺繡工藝的基礎上,將傳統苗繡與現代元素巧妙結合,讓苗族刺繡融入創造性和流行性,使手工刺繡業從零散的小作坊生產逐步走上組織化規;能壍馈4汤C加工對電壓質量和供電的持續性要求特別高。生產過程中如果停電,重新開機的時候刺繡針頭找不到位置,繡出來的花就會不對稱,將極大影響刺繡產品的質量,但優質穩定的供電服務,極大保障了合作社以指尖創增收、用巧手促脫貧。
韋祖英(左)指導工人操作機械加工刺繡
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貴州凱里從江供電局加大電網建設,落實“絕對不能因為電網原因影響脫貧攻堅的推進”的工作要求。2019年,從江縣電網建設項目總投資1.4161億元,開展了新建 35 千伏下江輸變電工程、加勉輸變電工程、新建和改造10千伏線路120.21公里、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提供施工配套電源以及裝表接電共7100戶等工作。2020年6月30日前,該局將完成1452.42萬元農網改造項目投資,鄉村產業發展用電不用愁,充足的電力供應,保障產業設備不會因為電力不足運轉不起來。
韋祖英展示她的刺繡作品
一名婦女在加工刺繡
“刺繡技藝不僅得到傳承,還能解決留守問題。”韋祖英說,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傳統刺繡的傳承人,她希望鄉親們都能“繡出”美好生活。(蔡興文 羅文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