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石應標,是貴州省從江縣慶云鎮人民政府的一名退休老干部,1982年從軍營退伍回鄉后,相繼在從江縣慶云鄉擔任副鄉長、武裝部部長、寨全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在工作中表現優異,多次被評為鎮級“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村干部”、“黨員創業帶富能手”。2002年退休之后,一心惦記著家鄉的發展,利用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帶領家鄉人民謀發展,發揮自己的余熱,為脫貧攻堅貢獻一份微薄力量。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從江縣盡銳出戰,整合社會各方力量,匯聚脫貧攻堅奮戰一線。作為一名退休老干部的石應標,主動擔當,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這場戰爭來,為家鄉的脫貧事業出獻計獻策。充分發揮老干部的余熱,當起了扶貧政策的“宣傳員”、精準扶貧的“參謀員”、防汛通信的“戰斗員”,為脫貧攻堅傳遞了正能量。
離崗不離黨,永葆黨員本色。作為一名老黨員,石應標同志積極參加支部的各項活動,無論是集中學習,還是開黨會都準時參加,每次遇到“難纏”的群眾,親自“上任”協調,積極發揮老黨員的先鋒模范,堅持“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努力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力、盡一份責,帶領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石應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兌現著一個退而不休的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
退休不褪色,發輝老干余熱。退休后的石應標,總是以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與扶貧工作,自告奮勇當起黨的政策“講解員”,引導群眾增強環境衛生意識,把全體黨員擰成一股繩,成立了老黨員的志愿服務隊,組織黨員干部拿著掃帚、鏟刀等工具,積極參與“美麗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黨員主題黨日”活動。帶領人民群眾穿梭在村寨里,主干道,串戶路,一起“繪畫”美麗鄉村。在石應標的帶領下,寨全村道路寬了,路燈亮了,村莊美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離崗不離心,爭當“排頭兵”。汛情就是命令,險情就是責任。今年來,從江縣內持續出現強降雨天氣,多地出現區域性暴雨,局地出現大暴雨,引發洪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了道路塌陷、山體滑坡、通信中斷,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遭受嚴重威脅。退休老干部石應標作為慶云鎮貴廣網絡的的負責人,面對嚴峻的汛情,迅速行動,周密部署,迅速成立黨員突擊隊,組建應急通信保障志愿服務隊,和黨員干部一起踏進深山拉電線,爬上電桿搶修光纜,參與防洪救災、搶修光纜、保障通信、恢復生產等工作,始終堅守在防汛第一線。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石應標身影;哪里有汛情,哪里就有黨員。在重大災害的嚴峻考驗面前,石應標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奮勇擔當、沖鋒在前,展現了老干部的責任和擔當,為脫貧攻堅樹立一面黨員旗幟,筑起防汛搶險、保障通信的“紅色堤壩”,用實際行動讓黨旗在防汛搶險保通信一線高高飄揚。
“雖然我現在退休了,但村里的黨支部會議我還是按時參加,只要黨和國家需要我,我將盡自己微薄之力,為扶貧工作,為家鄉的發展繼續傳遞正能量,當好黨員先鋒風范,為老干部增光添彩”石應標說到。(陳 靈)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