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明大壩育苗大棚,記者看到孕育的辣椒苗已長成一片綠茵茵小苗,育苗工人正忙著搬運辣椒苗裝上汽車,運送到南明大壩的田間,移栽種植,將春天的綠色“希望”種滿了整片大壩。
在大壩田間里,農戶們正忙著翻土,把土地整理成一行行整齊的長方形,便于播種,隨后對翻新的土地進行施肥、拉膜覆蓋、種植辣椒苗等,大家分工有序、合作種植,不一會兒,辣椒苗便整齊地排列在田間。
“我們在這里時間是8到10個小時,10塊錢一個小時,得到80到100塊錢,在家又不干什么,來這里干點活,像栽辣椒這些也跟他們學點技術。”貧困戶明孟香覺得一邊干活一邊學技術,還有錢賺,覺得很開心。
據了解,南明鎮積極對接市場,與東莞市亞蔬蔬菜貿易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采取“公司+訂單+貧困戶”的模式種植辣椒,即由東莞市亞蔬蔬菜貿易有限公司下發需求種植訂單,南明鎮再根據訂單需求,規模化種植辣椒。這樣的產銷結合,讓貧困戶種出來的農產品不用再擔心銷售渠道,提升了貧困戶的致富信心。目前,南明鎮已完成60畝的辣椒移栽工作。
“我們今年這個苗是以銷定產的,是訂單式的,等于是兩塊錢保底過后多出的利潤,我跟商家分紅同時我分得的錢也是拿來分給我們的貧困戶,拿做利益鏈接,一是保證他們的勞務收入,再一個就是帶動貧困戶這塊的利益鏈接分紅。”永興社區支書李培金介紹了辣椒的種植方式。
今年以來,南明鎮緊緊抓住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契機,結合壩區產業發展實際,及時對農作物進行調整,種植經濟效益高的辣椒、食用菌、油茶等,有效地提升了土地經濟效益,促進農戶增收,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有力地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劉開彬 張碧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