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近日,筆者驅車前往南寨鎮白路村途中,看到20余名群眾正歡聲笑語地在地里忙碌,下車一探究竟后才得知是該村正搶抓秋冬種有利時節組織群眾煉山整地準備種植中藥材。
南寨鎮白路村坐落于清水江湖畔上,為苗族同胞聚居村寨,全村有174戶771人,受歷史、交通、文化等因素影響,2014年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為63戶248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2.16%。近年來,南寨鎮圍繞“五個一批”精準扶貧政策因村施策,因戶施法,為貧困戶量身定制幫扶措施,確保扶到點上、扶到根上,使白路村于2019年底實現順利出列,今年6月,全村剩余貧困人口如期實現“清零”。
“我們村2019年退出貧困村序列,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讓更多群眾的腰包鼓起來,今年我們村兩委積極發動群眾,充分利用林下資源優勢和閑置土地,搶抓有利季節,積極發展中藥材黃精種植產業,目前每天有都20余人到基地干活。”南寨鎮白路村黨支部書記龍明輝耐心地介紹道。
筆者從攻堅隊獲悉,今年秋冬種,南寨鎮白路村“兩委”秉著示范帶動作用,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起中藥材黃精種植產業,面積為50余畝,浙江省淳安縣林業局負責提供黃精種苗和產品回收,劍河縣林業局和劍河縣科技服務中心負責提供技術指導,白路村“兩委”負責組織實施,該基地產業預計產值達140余萬元,能帶動建檔立卡戶50戶增收致富。
“我和我的愛人都在基地這里打工,每人每天有80塊錢的收入,還能照顧家里的2個小孩讀書,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有錢賺,非常方便,我覺得這個產業選得很好,我對這個產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白路村建檔立卡戶龍有清激動地告訴筆者。
為了讓在家的建檔立卡戶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收,白路村“兩委”優先招募本村的建檔立卡戶到基地里參與務工,每天的勞務費為每人80元。為了讓群眾吃下定心丸,該村黨支部書記龍明輝還自掏腰包墊資4萬余元,用于基地前期建設開支和支付勞工工資,提高了基地務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我到我們村這個中藥材種植基地務工,我家有2畝地,村里面也同意我將這閑置的土地入股到合作社,等我們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獲得收益后,再按照相應的比例分紅”白路村村民龍光權充滿期待地說道。
白路村支部書記龍明輝介紹到,白路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還可以通過土地入股、勞務入股的方式加入村級合作社發展中藥材產業,待產業獲得收益后合作社再按照入股比例進行分紅。
“我們白路村氣候、土壤、森林等都非常好,適合發展中藥材產業,今年我們是打造示范點種植,通過示范先行,輻射帶動,明年我們將擴大中藥材規模,動員更多的群眾發展黃精、草珊瑚、板藍根等中藥材種植產業,讓更多的建檔立卡戶從產業中收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劍河縣南寨鎮白路村第一書記龍昭炳說,中藥材種植是村里新興的產業,期待更多村民的生活因此發生改變。(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