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家住黎平縣地坪鎮岑懂村的李奶永,因患肝膽等病痛,她和丈夫李仕前四處尋醫,輾轉貴陽、凱里、靖州和柳州等地醫院治療,一共做過5次大手術病情仍然未見好轉。幾乎絕望后,經過村民建議,她來到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住院治療,奇跡發生了,各項生命體征平穩,身體狀況得到恢復。
51歲的李奶永,在廣西柳州某醫院做第5次手術出院回家后,上腹部仍然反復疼痛,在持續60多天的煎熬中,她和丈夫完全淚目,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對生命失去了希望。
絕望之時,恰巧村民到李奶永的家里探視,目睹她的遭遇,村民們十分同情,但又愛莫能助。在親切的交談中,當村民們了解到李奶永的住院經歷時,他們向李奶永提出“拯救建議”。他們憑著親身經歷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的醫術醫資和醫德醫風,憑著對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的信任和認可,紛紛建議李奶永立即去該院住院治療,病情勢必有起色。
聽到村民們的好言推薦后,2020年8月10日,李奶永夫婦抱著強烈的求生欲望來到了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李奶永患者,剛到醫院的時候,她的身體狀況很糟糕,基本處于中度性休克,血壓僅僅為80/50mmHg,神志恍惚。”談到李奶永病例時,該院外二科主任醫師楊思清這樣說。
“李奶永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尋醫問診,到過貴陽、凱里、靖州和柳州等地醫院治療,一共做過五次大手術病情未好。在這種情況下,現在她們夫婦二人轉到我們醫院住院治療,從這方面上來講,病人及家屬對我們十分信任,我們一定要竭盡全力,治好她的病。”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副院長楊秋說話擲地有聲。
因為求生與信任,因為仁心與大愛,醫院與患者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面對病魔,他們共同努力,共克時堅。為弄清李奶永病情病史,住院當天,該院專家楊思清隨即安排醫務人員立即做好輔差,通過磁共振、CT檢查,發現其肝內膽管多發結石伴肝內膽管擴張;膽總管中上段結石并膽總管擴張;膽囊術后缺如。
同時,為做到精準再精準,根據李奶永的輔察結果,外二科主任醫師楊思清,再次組織科室專家進一步會診,對患者病情進行再次系統性分析研判 ,最后診斷患者為急性梗阻性膽管炎;膽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膽腸吻合術后;膽源性胰腺炎;胃炎。
經過檢查與會診,李奶永的手術指征已經很明確,需要對其立即進行手術。然而,多種炎癥、多次手術,李奶永的身體已經飽受折磨,因為她的腹腔粘連嚴重,手術難度大、風險高。
生命可貴,為做到萬無一失,醫院專家在為李奶永做手術前,事先為其做好抗炎、抗休克治療,以緩解她的病痛,增強她的體質,以為手術成功做鋪墊,為生命轉機作“鎖鏈”。一天、兩天、三天……,一共五天,通過精心調理,李奶永的身體狀況比之前好多了。
術前準備充分后,8月15日,李奶永的治療方案誕生了。為全力治好她的病,醫院專家攜手并肩、團結協作,精密為她做了“腹膽總管切開石術+纖維膽道鏡肝內膽管探查取石術+鈥激光碎石術+T管引流術”,在歷時4小時的操作后,在一周的時間里,驚喜出現了,李奶永的病情各項指標開創了新的紀錄,生命有了新的光芒,精神有了新的狀態,她十年的痛苦,終于一朝切除,十年的求醫之路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一人患病,全家受累。”健康對于每個人、每個家庭都很重要。那么,怎樣讓群眾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呢?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給出這樣的答案:強化醫德醫風,提高醫護人員素質,為患者做好貼心服務,讓群眾共享國家醫療好政策,健康服務好韶華。因為有了這一理念,該院的醫德醫風、醫資醫術蒸蒸日上,李奶永等疑難病人得到救治,生命得到延續,家庭得到繼續。
“我老婆的手術,這次累加起來已經是第六次了。她的病,困擾了我們家整整10年,試想,如果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沒有好的技術,沒有好的設備,我老婆這條命恐怕沒了。”在談到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的醫資力量和李奶永手術奇跡時,李奶永的丈夫李仕前激動不已。
據悉,手術后,通過醫務人員的精心護理,在短短的20天時間里,李奶永的病痊愈了,她于9月4日康復出院。在出院告別的時刻,李奶永的丈夫李仕前流淚說:“一個簡單的‘謝’字,根本不能代表我此刻的感激之情,但我還是要說,‘謝謝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謝謝楊思清主任醫師’。”(通訊員 吳志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