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庭的前一天,書記員通過電話聯系當事人告知開庭時間以及開庭方式。組建微信群聊添加當事人發送互聯網庭審系統下載網址,在網上指導當事人完成新用戶注冊。
下午15時,互聯網庭審準時開始。
法官:“原告,能聽清我們說話嗎?”
原告:“能聽清楚。”
法官:“被告,能聽清我們說話嗎?”
被告:“能聽清楚。”
......
開庭工作準備就緒后
法官:“好,我宣布本次庭審正式開始。”
據悉,該案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原告王某是貴州省黃平縣人,被告何某某是貴州省三穗縣人。原定于2020年2月14日開庭,鑒于該案開庭時間正處疫情期間,雙方當事人客觀上無法到庭參加訴訟,與雙方當事人溝通后,該院迅速啟動互聯網庭審系統,審判工作由線下迅速轉到線上,確保公平正義不遲到。
庭審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在線先后宣讀了起訴狀和答辯意見,向法庭出示了證據,并對證據進行了質證,發表了法庭辯論意見后,法官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經過三十分鐘左右調解,雙方達成一致共識,該案以調解結案。線上調解結束后,雙方當事人通過“筆錄在線會簽”功能對開庭筆錄進行了線上核對、簽字確認,確保了庭審程序的規范、完整。
此次互聯網開庭,是在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三穗法院認真貫徹智慧法院建設的成功應用,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今后,該院將進一步加強互聯網應用工作,讓訴訟參與人足不出戶就享受到高效、便捷的訴訟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蔣昌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