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杭州江干舉全區之力,搶抓機遇,努力為三穗教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與三穗一起共同譜寫令人民群眾滿意的脫貧攻堅教育答卷。三穗縣委、縣政府按照 " 教育脫貧一批 " 的要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教育作為最長遠的民生,作為改變三穗、挖掉窮根的治本之策來全面推進教育發展。
傾力援助,硬件建設促進校園建設上臺階
走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建成項目三穗縣第三幼兒園,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淺綠深黃相間的校門,上面鑲嵌著 " 三穗縣第三幼兒園 " 幾個大字,大字左邊貼著繁星、彩虹等富有寓意的三穗縣第三幼兒園園徽,看上去活潑躍動,賞心悅目。正值幼兒入園的高峰,家長們撐著各色雨傘,護送幼兒到幼兒園門口,測溫打卡入園,依次由等候已久的教師接入教室。
家長楊筱曼說:" 我是從臺烈鎮寨拷村易地搬遷到將軍府小區的貧困戶,剛搬來時這里沒有幼兒園,沒辦法,只能把孩子送到經濟開發區上幼兒園,又太遠了。這所幼兒園建成了,我就把孩子轉過來,近多了,也方便接送。"
近年來,三穗縣緊緊圍繞 " 兩不愁三保障 ",凝心聚力,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聚焦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 " 入園難 "" 入園擠 " 的問題。三穗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召開辦公會、座談會、專題會等 10 余次,現場辦公 20 余次,深入調研,反復論證,在易地扶貧搬遷地經濟開發區、將軍府小區分別建立了三穗縣第二、第三幼兒園,保障易地扶貧搬遷子女和當地居住兒童有園上,上好園。
據三穗縣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長楊翔介紹:" 三穗縣第三幼兒園總投資 1200 萬元,新建 4162 平方米教學輔助用房及室外活動設施,能在短短的 6 個月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這主要得益于對口幫扶江干區的大力援助,江干區援建資金 600 萬元。三穗縣第二幼兒園也是這樣建成的,總投資 1219.8 萬元,江干區援建資金 850 萬元。兩所幼兒園迅速建成,提供了 720 個學位,有效緩解了幼兒就學 " 縣城擠 "" 縣城難 " 的局面,切實解決了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及附近居民幼兒入學問題,為學齡前幼兒接受良好教育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辦滿意教育的民心工程、陽光工程。"
傾心幫助,智慧引領助力教學質量上水平
在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上,江干區并沒有將 " 扶貧協作 " 簡單定義在 " 給錢給物 " 上,而是在強化 " 輸血 " 的同時,推進三穗教育齊頭并進,強化三穗教育 " 造血 " 功能,把崗位 " 穩 " 在教育鏈上。
2018 年 7 月,江干區派 20 余名優秀學生到三穗縣開展互動交流活動,開拓學生眼界,感受地域文化,建立深厚情誼,促進學生發展。
2018 年至 2019 年,江干區組織骨干教師隊伍到三穗縣開展專題講座 30 余場,學科研討 3 場,培訓教師共達 13300 余人次。同時,江干組織 24 所中小學、幼兒園與三穗縣 52 所學校、園開展 " 一對一 " 結對幫扶行動,通過教育走親、結對幫扶的方式,深入開展活動,指導學校教育教學。
2020 年 6 月,江干區組織開展第 19 屆 " 錢塘之春 " 教育創新論壇活動,以 " 云端 " 形式培訓,惠及三穗縣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 2000 余名。
在開展教育培訓的同時,一批批的掛職干部接力扶貧,使兩地跨越山海的心手相連從未間斷。2018 年以來,江干區選派 149 名優秀教師到三穗縣指導教育教學,江干區景芳中學教師潘林艷榮獲 " 三穗縣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 " 稱號、濱江第一小學陳福明榮獲 " 優秀支教工作者 " 稱號。三穗縣派出校長、中層干部、教師共 227 名到江干區開展跟崗學習。江干區發揮培訓資源豐富的優勢,對跟崗學習人員進行事無巨細的指導,強化了造血功能、增強了發展后勁。2020 年,經歷了三年的教育脫貧攻堅以及漫長的疫情防控,三穗縣民族高級中學高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三穗縣扶貧辦副主任許炯說:"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工作決策部署,切實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江干區幫扶三穗教育工作,本著觀念互通、資源互享、教學互研、思路互動的原則,杭州江干與三穗學校開展對口幫扶,并通過專題講座、教學研討、云端培訓、教育走親、結對幫扶、支教掛職、跟班學習等形式,著力輸血注入,并強化造血功能,增強三穗教育的發展后勁。"
傾囊資助,真金白銀力挺困難學生圓夢想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志智雙扶即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江干與三穗在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實踐中,不僅注重教育教學的 " 智 " 引領,更注重將眼光深入貧困學生家中,了解貧困學生的生活,嚴防貧困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輟學。同時,引導貧困學生樹立起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勇氣,用自己的勤奮學習改變貧困落后面貌,奔向美好幸福新生活。
2018 年,杭州西子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捐資 300 萬元在三穗專門設立 " 西子 · 三穗貧困學生圓夢教育基金 ",每年捐贈 100 萬元,面向三穗籍就讀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高、中職、高職、大學等各學段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特殊家庭學生進行全方位幫扶資助,江干區協調資助貧困學生關愛資金 367.1 萬元,惠及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 1429 人次,切實幫助學生圓夢。
在設立 " 西子 · 三穗貧困學生圓夢教育基金 " 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的同時,江干區加強宣傳報道,讓更多的單位、企業參加到這場脫貧攻堅戰役中來。江干的民營企業、公益組織、部門、街道先后開展教育捐贈行動,累計向三穗縣捐贈各類教育幫扶物資和設備超萬件,價值 70 余萬元,捐贈幫扶資金 167.1 萬元,惠及學生 2000 余人。
三穗縣臺烈鎮中心小學教師龍春玲是三穗縣款場鄉款場村人,同時也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 4 口人,父親二級殘疾,母親在外務工,剛剛大學畢業的她于今年 9 月考上了國家特崗教師,弟弟也正在讀大學。龍春玲說:" 近年來,有幸得到國家助學金、圓夢教育基金的幫助,圓了我和弟弟的大學夢,圓了我的教師夢。今后,我將以此為契機,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用更加努力工作來教育每位學生,培育每位學子,算是對父母的養育、國家的培養、愛心企業、人士資助的回報。"
魚漁兼授,志智雙扶。以東部之優補西部之短,以先發優勢促后發效應,不僅成為縮小教育差距的加速器,更激活了三穗教育自身的內生動力,奮起直追。如今的三穗感恩奮進、砥礪前行。東西部扶貧協作,讓三穗與江干越走越親,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擊楫勇進,闊步向前。(通訊員 楊光宣 吳子勇 記者 潘歡歡)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