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期刊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大城市里超過八成的新冠病毒感染發生在大約 10% 的地點。這些地點普遍更擁擠且人們停留時間更久。
報告作者之一、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學副教授尤雷 · 萊斯科韋茨 10 日總結說,在都市里,餐廳、健身房、旅館、咖啡館、宗教場所重新開放后,會發生最大數量的新冠病毒感染。
11 月 9 日,行人走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研究人員所建立的模型顯示," 感染地圖 " 呈現非常不均勻的狀態,10% 的地點發生了超過 80% 的感染。這些高發地點的特點是空間更小、更擁擠、人們停留得更久。
研究還發現,收入更低的
社區居民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概率是高收入者的 2 倍,原因是低收入人群去的雜貨店每平方英尺比富人去的店擁擠 60%,人們逗留時間也多出 17%。
研究給出實用建議,各類場所不必在關閉和開放之間二選一,而是可以限流開放。研究測算認為,將場所內人數保持在最高可容納人數的 20% 以內,即可將新冠感染率降低 80%。
美國斯坦福大學和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依據美國 10 個最大都市群的手機定位數據建模,完成上述研究。研究的缺陷之一是,學校、養老院、監獄等一些人員聚集場所不在模型考察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