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產業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羊坪鎮在毫不放松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搶抓農時備春耕,調整產業促增收,全力做好低效作物調減工作,通過干部進村入戶宣傳,轉變老百姓思想觀念。
年近古稀之年的石明珍正在栽種油茶苗
“心動不如行動,我和兒子迅速將6畝土地平整出來栽種油茶,村民看到我在挖土,便問我挖出來種什么,了解我準備種油茶,紛紛表示有意種植油茶。”徐明將他和村民萌生種植油茶的想法告訴了我們。
一家五口正在栽種油茶苗
為了幫助村民解決油茶種植遇到的問題,羊坪鎮按照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的要求,做好產業選擇、技術服務等工作,從選苗、育苗、種植方法、注意事項及今后的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給予了支持,幫助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油茶種植思路,為今后的增收打下基礎。在通過外出玉屏等油茶種植地考察學習,并召開群眾會議向在青山凸有土地的18戶農戶詳細算了一筆經濟賬,決定在青山凸試點種植油茶。
據了解,羊坪鎮給18戶農戶提供了6600余株油茶苗,按照每畝80株的標準栽種量配給,實現油茶栽種面積可達100余畝,且油茶具有一次種植、長年受益、管理粗放、產量高、油質好等特點,從栽種第三年開始掛果,同時鼓勵套種其他作物,做到“以短養長”“一地多用”“一地多產”。
一邊是農戶自發種植油茶積極高漲,另一邊的農戶也傳來了好消息,石寶塘村富民生態養牛合作社與羊坪村、竹坪村、石寶塘村3個村的農戶簽訂了187畝青貯玉米采購訂單,由合作社提供種子、肥料和技術指導,并以400元/噸合同價進行收購,預計產值可達37萬元。
據悉,羊坪鎮通過“合作社+農戶”“政府+農戶”等多種發展模式,發展四季蔥、油茶等作物種植,同步帶動生態肉牛、生豬等畜禽養殖,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逐步走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實現產業做大做強,也鼓足了老百姓的“錢袋子”。(廖滔 曾幫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