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大姐,你再打開水龍頭試一下,看水正常了嗎?”
“來了來了,現在水都供應正常了,多虧了你們監督到位,我們才能這么快用上干凈的自來水。”村民大姐一邊說著一邊擰開水龍頭,看著干凈清澈的自來水潺潺流出,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對著回訪的監督組說道。
清理水源點、維修蓄水池、實行錯峰用水、組建飲水安全搶修隊……劍河縣敏洞鄉集鎮用水緊張的問題在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下,已經得到解決。這得益于劍河縣紀委監委開展的“訪村寨、重監督、助振興”專項行動。
今年以來,劍河縣紀委縣監委把“訪村寨、重監督、助振興”專項行動作為落實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緊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整合各派駐監督檢查組、各紀檢監察室、各鄉鎮紀委組成巡回監督檢查組,緊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開展監督檢查。
“你們要幫我們多反映一下啊,連著好幾天了,供水一直不正常,現在天氣又熱,來的水都還不夠煮飯吃,要去一兩公里以外的井里打水。洗衣服也只能去溪邊洗,實在是太不方便了。”當監督組來到敏洞鄉集鎮督查時,一位大姐向監督組成員訴苦。
由于近段時間連續晴熱少雨,降水比往年少了近一半,水源點水量變小,造成供水管網水壓偏低,但也沒有出現停水的情況。但是最近天天都出現停水的情況,給群眾生活帶來不便。
“以前一直供水正常的人飲工程怎么會突然會出現問題呢?根源究竟出在哪里?”經過監督組更深入廣泛地走訪核實,很快便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雖然天氣造成了一定影響,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集鎮供水工程年久失修,部分水源點被泥沙堵塞,加上蓄水池閘閥損壞,導致水池不能有效蓄水,從而造成集鎮供水困難。
為此,鄉政府多次安排維修人員進行檢修,但由于人員有限,而且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會影響到群眾的正常生活,鄉政府就沒有對人飲系統進行系統地維護。
問題查明后,監督檢查組立即將該問題反饋給敏洞鄉黨委政府,要求立即針對當前飲水困難問題制定整改方案,明確維修方式,組建專業隊伍及時進行維修。同時要求鄉紀委進行跟蹤監督,確保整改落地落實。
針對監督檢查組反饋的問題,敏洞鄉政府立即成立整改小組,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后,決定采取錯峰供水的方式,集鎮實行分時段供水,在保證村民基本用水的情況下及時安排施工隊伍進行維修。
方案敲定后,鄉政府立即組織村支“兩委”將分時段供水的信息告知單發放到每戶村民手中,讓村民及時了解供水的情況。同時,由鎮水務站組織維修隊伍對供水系統進行搶修,經過16個小時的努力,各水源點的泥沙被清理干凈,蓄水池閘閥也更換完畢,供水系統修復完成。
在監督組的督促下,敏洞鄉政府針對維修時間較長,影響群眾用水問題,組建了鄉級飲水安全應急搶修隊和村級專職管水員兩支隊伍,對各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管護,有效解決全鄉的飲水安全問題。
劍河縣紀委監委聚焦監督職責,督促13個鄉鎮(街道)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舉一反三,用好村級管水員,對所在轄區水利工程開展常態化巡查,及時對出現問題的管道進行檢修。確保動態性問題第一時間發現,小問題第一時間處置、大問題第一時間上報,扎實推動問題整改有力度、有舉措、有實效。
“‘訪村寨、重監督、助振興’專項行動,是全面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手段,我們要持續發揚紀檢監察機關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讓國家的政策真正落地落實,讓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劍河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潘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