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劍河縣檢察院未成年人辦公室(以下簡稱“未檢辦”)與縣羽毛球協會、幸福社區在劍河縣體育館聯合舉辦“‘羽愛同行’收學員獻愛心助成長”活動,羽毛球協會免費接收喪父失母的陳某斌、陳某權兄弟加入青少年羽毛球培訓班,檢察官、羽協會員、社區干部、學校老師現場捐款4千余元,捐送球衣、球鞋和球拍。檢察院未檢辦、社區、學校、羽協等單位和團體的同志參加了活動。
今年3月,縣檢察院在仰阿莎街道辦幸福社區開展家庭教育輔導和法治宣傳時得知,分別11歲、9歲的陳某斌、陳某權兄弟是劍河縣第六小學六年級、四年級學生,六年前父母協議離婚,兩兄弟隨父親生活,母親遠嫁他鄉。2019年10月,一家三口由南寨鄉反皓村移民搬遷至劍河縣城仰阿莎街道辦幸福社區居住。今年初,兄弟二人的父親去世后,二人無親屬可依靠,成為事實孤兒,吃住都在社區活動室,由幸福社區干部照料撫養。
了解這一情況后,縣檢察院未檢辦積極作為,作出了與社區、社團共同教育的思考,縣羽協決定免費接收兩兄弟加入羽協開辦的青少年羽毛球培訓班學習羽毛球,培養正當愛好;其次,進行捐款捐物活動,有的捐錢,有的送球拍、球衣、球鞋;第三,發揮檢察院掛牌成立的“家庭教育指導站”的作用,邀請原聘任的輔導員參與,組建一支教育輔導志愿隊,檢察院、羽協已有十多人報名擔任志愿者,協助社區進行教育撫養義務和無償擔任兩兄弟的羽毛球教練。于是,在4月16日上午舉行了“羽愛同行”獻愛心活動儀式,此舉契合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司法保護+社會保護。
換上新球衣,穿上新球鞋,握著球拍,陳氏兄弟加入了羽毛球培訓班,培訓班“老”學員楊某武拉著陳某權的手說,“你是我弟,我是你哥,我教你。”
楊志平副檢察長從握拍開始,教他倆規范的擊球動作,教基本手法和步法,稍后,他倆在球場打來拍去,很是開心。上午結束時,兄弟二人笑著要求下午還要打。
社會主義新時代,陳氏兄弟不會無吃無穿無住,但缺少的是父愛母愛兄弟姐妹之愛。縣檢察院副檢察長楊志平在“羽愛同行”儀式上表示:“我們不能讓幸福社區的孩子不幸福,我們要讓他兄弟二人融入團結友愛的大家庭,與其他孩子一樣感受溫暖、快樂和幸福。”檢察院、羽協的志愿者紛紛表示:愿意當爹當媽,與社區、學校一道共同教育培養。
但愿陳氏小兄弟勤奮學習,堅持鍛煉,保持正當的興趣愛好,在大家的關心下茁壯成長。(楊志平、張興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