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當天,王祥明一行先后參觀了劍河華潤希望小鎮村口廣場、恪老館、苗繡館、文創館、希望農莊、華蕾幼兒園、村民活動中心等公共配套設施,詳細聽取小鎮建設情況匯報,親身感悟當地傳統民族文化,親切詢問小鎮村民的生產生活和收入等情況。
2017年,華潤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在劍河縣捐建全國第九座,貴州第二座華潤希望小鎮。2020年12月小鎮竣工落成。經過近4年的建設及幫扶,劍河華潤希望小鎮人居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昔日封閉落后的寨章村已經變成了整潔秀美的“苗寨桃花源”。小鎮建設完成后,在華潤的帶領和幫助下,村民開始創業,目前村里已有民宿10戶,房屋出租4戶,戶均年收入1.8萬元;農家樂4戶,年收入10-15萬元左右;便利店7戶,年收入在2-7萬元不等。除此之外,希望小鎮還因地制宜,打造出特色創新農業幫扶項目“希望農莊”,建有種植大棚、休閑中心,配置垂釣中心、稻田摸魚、兒童戲水池,推廣榮譽村民認購、“云認領”、體驗式采摘等模式,成效顯著。利用當地群眾祖輩相傳的苗繡技藝,為當地留守婦女開創手工藍染扶貧車間“苗繡館”,使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收。
通過實地走訪參觀,全體人員不僅看到劍河華潤希望小鎮改造后完善的設施設備和取得的良好成效,同時也感受到劍河豐富的民族文化。參觀中,當了解到劍河苗族錫繡不僅是國家非遺項目,而且還是世界上唯一的金屬繡時,王祥明很是震撼,他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當地手藝人一定要保護好、傳承好,指尖技藝變指尖經濟大有可為。
王祥明表示:華潤人秉承“共創美好生活、為老百姓謀福利”,是華潤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作為大型民生央企,華潤將繼續堅定不移服務國家戰略,切實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應有的貢獻。
劍河華潤希望小鎮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暨紅色管家入駐揭牌,標志著華潤與劍河縣共同推進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又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接下來,我們要推進一個五年的產業幫扶和現場物業管理服務過渡期,在這個過渡期里面,我們希望形成它的一鎮一企,一鎮一品的產業發展的模式,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實現村集體有自己的資產,有自己的收入,村民有自己的多元化的收入來源,能夠實現村民內生驅動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華潤集團鄉村振興辦主任楊勇說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