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不少農村地區勞動力為了生計,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孩子守家。如今,白茶產業蓬勃發展,到采摘旺季,茶園里人頭攢動,當地群眾紛紛參與其中。對群眾來說,在家門口的茶園務工,既能照顧家庭,又有穩定收入。在家門口務工,一天下來能有100—300元的報酬。
“采摘時不能用指甲掐,只能用手指捏住嫩芽,輕輕一提就采摘完成,這樣采摘的茶葉炒出來茶莖才不會發黑,賣相會更好。”茶園里,茶葉基地負責人尹明星在指導采茶工人,講授采摘關鍵要領。
“我們采茶工人嚴格按照一芽一葉的標準采摘。盡管芽頭比較細,但是鮮嫩度非常好。因為通過一個冬季的涵養,嫩芽內含的茶多酚、維生素等成分更豐富。需要50000到65000顆這樣的芽頭才能制成一斤白茶。”潘寨村支書龍全江說道。
近年來,三江鎮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從2022年開始籌備,采取土地流轉方式,2023年已種植茶葉300余畝,預計還要種植1000余畝,通過“村集體 龍頭企業 合作社 基地 農戶”經營模式,將白茶做成助農增收的支柱產業,念好山字經,打好生態牌,做好茶文章,讓群眾真正實現家門口務工,增加收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推動“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本報記者 石平 通訊員 王小勤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